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劳务派遣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7:15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务派遣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它将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分离开来。劳务派遣亦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劳动力配置,它产生于用工多元化和市场竞争激烈化的背景下。劳务派遣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一方面是因为其用工的灵活性和相对低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是它可以满足三方的利益需求。劳务派遣在广西柳州市发展较快,据了解,柳州市共有68家劳务派遣企业,涉及劳务派遣人员将近5万人,用工企业360余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得知其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些必要的限制而处于失范的状态,例如“三性”原则水土不服,同工不同酬现象屡屡发生,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的互相推诿责任甚至相互勾结。被派遣劳动者被侵犯合法权利的事件比比皆是。之前的法律上,劳务派遣的问题还处于空白,相关部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劳务派遣问题有了法律上的依据,但是由于该政策其本身不够全面,致使使用劳务派遣随意甚至失控。在执行该政策过程中,劳务派遣政策好的一面被遮盖了,反而扩大了其不利之处,因此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基础,通过对劳务派遣相关理论和政策执行的研究,分析了柳州市在执行该政策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现存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该政策有效执行的策略。本研究划分为五个章节,即是:绪论;我国劳务派遣政策和政策执行理论的相关概念;柳州市的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以及对策部分。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讲述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整体思路框架和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章是相关理论。为了促进我国的劳务派遣政策有效执行,将对劳务派遣政策及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第三章是介绍了柳州市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现状部分,本文将从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现状和柳州市劳务派遣政策执行中相关群体的现状进行探究。 第四章是从劳务派遣政策本身、政策的执行机构、政策的相关群体以及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对柳州市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第五章是提出相关的策略,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解决问题,是根据目前柳州市劳务派遣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劳务派遣政策 政策执行 柳州市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1.3 研究目的11-12
  • 1.2 研究综述12-15
  • 1.2.1 关于劳务派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2-13
  • 1.2.2 关于政策执行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3-14
  • 1.2.3 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点15-17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研究框架16
  • 1.3.3 研究创新点16-17
  • 2. 我国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相关概念17-24
  • 2.1 我国劳务派遣政策的相关概念17-20
  • 2.1.1 我国劳务派遣政策的含义17-18
  • 2.1.2 我国劳务派遣政策背景18-19
  • 2.1.3 我国劳务派遣政策规制的内容19-20
  • 2.2 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相关概念20-24
  • 2.2.1 政策执行的发展历程20-21
  • 2.2.2 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重要性21-22
  • 2.2.3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22-24
  • 3. 柳州市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现状与问题24-30
  • 3.1 我国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现状与问题24-26
  • 3.1.1 “三性”原则运行情况24
  • 3.1.2 同工不同酬现象分析24-25
  • 3.1.3 缺乏专业和完善的劳务派遣就业服务系统及资金支持25
  • 3.1.4 政府责任异化,监督不力25-26
  • 3.2 柳州市劳务派遣政策执行中相关群体的现状与问题26-30
  • 3.2.1 劳务派遣机构数量多,资质良莠不齐26-27
  • 3.2.2 劳务派遣单位稳定性较弱,权变性较强27-28
  • 3.2.3 上有国家政策,下有单位对策28
  • 3.2.4 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合谋欺压被派遣劳动者28-30
  • 4. 柳州市劳务派遣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30-36
  • 4.1 政策规范程度低30-31
  • 4.1.1 政策本身不规范,劳务派遣制度漏洞多30-31
  • 4.1.2 部分政策形同虚设31
  • 4.2 政策执行机构能力不足31-32
  • 4.2.1 政策执行机构力不从心31-32
  • 4.2.2 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32
  • 4.3 政策执行相关群体的阻力32-34
  • 4.3.1 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追逐利益,合伙欺压劳动者32-33
  • 4.3.2 被派遣劳动者选择用工的被动性33-34
  • 4.4 政策执行环境的冲击34-36
  • 4.4.1 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政策执行的影响34-35
  • 4.4.2 影响劳务派遣发展的人口经济因素35-36
  • 5. 促进柳州市劳务派遣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36-41
  • 5.1 提高劳务派遣政策的质量36-37
  • 5.1.1 完善派遣政策的相关立法36
  • 5.1.2 建立不稳定补偿金制度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36-37
  • 5.2 提高政策主体的执行能力37-38
  • 5.2.1 整合相关部门职能,将管理劳务派遣的职责交给特定的劳动监管部门37-38
  • 5.2.2 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38
  • 5.3 做好目标群体相关工作38-39
  • 5.3.1 明确劳务派遣三方关系中的权责利,合理分配各方责任38-39
  • 5.3.2 培养并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39
  • 5.4 放松中国劳务派遣政策的外部管制39-41
  • 5.4.1 引导并规范劳动派遣的市场价值40
  • 5.4.2 各方广泛参与完善配套外部规制体系,并随劳动力市场发展不断调整完善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波;农律师举案说法 谈农民打工维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2期

2 朱慧松;劳务工啥时能按月拿钱?[J];小康生活;2005年05期

3 高国春;;四万元零钞拷问良心缺失[J];四川统一战线;2007年04期

4 王锲夫;;从一场荒诞的讨薪闹剧看诉讼欺诈[J];公民导刊;2010年01期

5 ;派遣合同被终止如何维权?[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2期

6 本刊编辑部;;用工单位能否将劳动者退回至派遣公司?[J];管理@人;2010年Z1期

7 胡朝晖;;浅析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9期

8 荣梅;;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的法律风险与管控[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9 张义新;;逆向劳务派遣能够转移用工单位的法律风险吗?[J];经营与管理;2012年10期

10 ;微时代,一起嗨[J];小樱桃(好少年);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谈育明;;试论“劳务派遣”法律关系[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李磊;;劳务派遣中工伤连带责任研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盛杰;陈微微;;未参保的异地劳务派遣中与工伤相关的法律问题分析[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则周;非法收取押金 违规订立合同[N];福建日报;2007年

2 张喜亮邋任连国;“派遣工”与用工单位劳动者要同工同酬[N];工人日报;2008年

3 记者 郑耀辉邋通讯员 孙永杰;“明码实价”取代“工资面议”[N];工人日报;2008年

4 ;用工单位与服务社签订派遣协议是否有效[N];人才市场报;2010年

5 纪振宇;乌审旗劳动用工监督检查顺利开展[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6 齐振松;求职谨防“忽悠术”[N];中国工商报;2009年

7 法治报记者 周寒梅;派遣员工违规被辞退 用人用工单位同担经济补偿[N];上海法治报;2014年

8 马志杰;康乐“合同劳务”增收八千万元[N];甘肃日报;2007年

9 邵芳卿;福建民营劳务派遣欲破规模瓶颈[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彭吉增;我市劳务派遣一年解决一千三百余人就业[N];铜川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张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孙茹;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4 张娟;基于心理契约的派遣制员工管理模式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王红梅;劳务派遣及其法律规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秦怀清;基于政府作用视角的劳务派遣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7 罗希;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符雁声;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探讨[D];复旦大学;2009年

9 谢璐芸;关于劳务派遣的规范与发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刘贺;我国企业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务派遣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95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