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的社会化初探

发布时间:2017-04-11 00:05

  本文关键词: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的社会化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很少被社会保障领域所关注。但是在国际范围内,针对雇员因疾病丧失劳动力而需要得到收入补偿的问题(即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多数国家已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并通过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对于世界范围内所采取的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病假工资三种补偿模式的介绍与比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视角,初步探索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所应遵循的社会化改革路径。 本文首先提出了疾病收入补偿这一概念,列举了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病假工资三种补偿模式;接着,从解读法律文本的角度,对我国采取的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介绍,阐明了制度存在的问题;随后,本文从经济学与社会学视野论证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社会化疾病收入补偿模式的合理性,,最后对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模式社会化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社会化改革“三步走”的建议:第一步,通过政策支持引入商业保险模式,与现有的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相互补充;第二步,在适当的时机建立疾病津贴制度,以逐步代替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第三步,依照现实情况对三种模式进行政策上的协调,形成疾病收入补偿多支柱模式。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提出职工疾病收入补偿的概念,并归纳出疾病收入补偿的三种模式:社会保障模式、商业保险模式、病假工资模式;二、通过对疾病收入补偿三种模式的比较,探索了疾病收入补偿多支柱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三、根据现收现付制下疾病津贴收支相等的原理,假设条件并初步试算疾病津贴缴费率的范围,为我国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改革命题的论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期病假工资 疾病津贴 疾病收入补偿 社会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5
  • 一、本文部分用语的概念界定12-13
  • 二、选题意义13-14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14-15
  • 第一章 疾病收入补偿制度概述15-21
  • 第一节 疾病经济负担与疾病收入补偿15-16
  • 第二节 疾病收入补偿的必要性16-19
  • 一、疾病收入损失风险的普遍性与集聚性16-17
  • 二、预防贫困的经济功能17
  • 三、增进国家福利的社会功能17
  • 四、疾病收入补偿的功能层次17-19
  • 第三节 疾病收入补偿的方式19-21
  • 一、社会保障模式——疾病津贴19-20
  • 二、商业保险模式——失能收入损失保险20-21
  • 三、雇主责任模式——病假工资21
  • 第二章 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模式的历史沿革21-28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疾病收入补偿制度21-23
  • 一、民国时期中共主张的疾病收入补偿模式21-22
  • 二、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主张的疾病收入补偿模式22-23
  • 第二节 新中国《劳动保险条例》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23-26
  • 一、《劳动保险条例》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形式上的负担主体23-25
  • 二、《劳动保险条例》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实质上的责任主体25-26
  • 第三节 《劳动法》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26-27
  • 一、《劳动法》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改革26-27
  • 二、《劳动法》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的责任主体27
  • 第四节 小结27-28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与存在的问题28-43
  • 第一节 我国现行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的内容28-34
  • 一、医疗期期限28-30
  • 二、医疗期的解雇保护30-32
  • 三、病假工资32-34
  • 第二节 现行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与社会保险制度的联系与衔接34-37
  • 一、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与养老保险的联系与衔接34-35
  • 二、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与医疗保险的联系与衔接35
  • 三、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与工伤保险的联系与衔接35-36
  • 四、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与失业保险的联系与衔接36
  • 五、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与生育保险的联系与衔接36-37
  • 第三节 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37-43
  • 一、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37-41
  • 二、医疗期病假工资制度与其它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41-42
  • 三、小结42-43
  • 第四章 国际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43-57
  • 第一节 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的社会化命题43-46
  • 一、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的概念43-44
  • 二、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的价值44-46
  • 第二节 国际疾病收入补偿社会化——疾病津贴制度46-49
  • 一、疾病津贴制度的国际研究46-47
  • 二、台湾疾病津贴制度举隅47-49
  • 第三节 国际疾病收入补偿社会化——商业失能收入损失保险49-53
  • 一、商业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再界定49-50
  • 二、商业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合同内容50-52
  • 三、商业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的类别52-53
  • 第四节 疾病收入补偿模式社会化新趋势——多支柱模式兴起53-57
  • 一、多支柱模式的兴起与发展53-54
  • 二、多支柱模式的理论阐释54-57
  • 三、多支柱模式成为疾病收入补偿社会化新趋势的必然性57
  • 第五章 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改革探讨57-74
  • 第一节 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57-65
  • 一、从制度合理性角度审视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58-62
  • 二、从逻辑合理性角度审视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62-64
  • 三、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改革的路径64-65
  • 第二节 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改革的可行性65-73
  • 一、商业保险模式的引入65-66
  • 二、社会保障模式的引入66-70
  • 三、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社会化改革的制约条件70-73
  • 第三节 结论73-74
  • 结语74-77
  • 参考文献77-8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83-84
  • 致谢辞84-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滔;马绍东;;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国际经验及借鉴[J];保险研究;2010年06期

2 张艳辉;保险经营中的大数法则与规模经济性[J];财贸研究;2003年03期

3 黄安余;;台湾工会发展及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贺寨平;;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支持网络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小丽;;企业责任社会化取向的功能性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宋士云;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绩效浅析[J];齐鲁学刊;2004年05期

7 邓婧宇;;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现状及适度水平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8 刘家养;;失能收入保险在特定保险市场上的国际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7年36期

9 郭士征;医疗保障及其国际比较[J];社会学研究;1994年03期

10 丘海雄,陈健民,任焰;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学研究;199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国玺;劳动者社会保险权法律救济的困境与路径[D];河南大学;2011年

2 马绍东;失能收入保险定价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李虹秀;侵权法上无过错责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刘金艳;论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重构[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的社会化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97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4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