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探研

发布时间:2017-04-18 17:22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探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更加严格。在不断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范围的同时,保持劳动者社会福利因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条件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这些现象,既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但也使劳资双方矛盾日益突出,劳动争议案件持续上升。本文在论证用人单位应积极面对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变革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完善裁员解雇制度,提出了区别适用和岗聘分离办法,以及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构想。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概述。从界定“劳动合同解除”、“解雇理论”、“推定解雇”、“解雇保护”等概念入手,介绍我国不同时期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和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对解除制度的影响,阐明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基本理论,客观梳理了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在新中国六十年跌宕起伏的历史,为新时期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深入研究作了一定厚度的铺垫。 第二章,域外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比较分析。主要介绍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三种劳动合同解除模式的差异,分析产生的原因,指出我国应学习借鉴之处。他们对不同期限劳动合同体现不同的立法理念,并辅以不同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较为完整地保护雇员的程序性权利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比较得出只有让不同期限劳动合同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分析为后面问题和建议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第三章,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实施困境分析。分析指出我国辞职权的存在凸显了正常解雇权的缺失、推定解雇过于简单、没有改变劳动合同解除条件一体化特征、用人单位难以解雇劳动者、解雇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等内容,致使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条件与解雇保护失衡。另外,专题分析了裁员解雇保护不力、裁员程序存在瑕疵等裁员解雇中存在的不足和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的调节程序虚化、仲裁行政化、诉讼化、诉讼主流化、“成本—收益”关系倒置等弊端,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打下了基础。 第四章,完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建议。引导用人单位积极面对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变革趋势,顺势转变管理方式,通过加强解雇理由管理、解雇程序管理、解雇待遇管理、解雇依据管理重构劳动合同解除管理体系。探讨了从加大裁员保护立法强度、改良裁员保护制度、健全经济裁员程序、明确合理化裁员的选择标准方面来完善裁员解雇制度。提出了区别适用和岗聘分离办法,区别适用不同类型劳动者和不同类型劳动合同,配以岗聘分离办法,将激烈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内化为岗位合同期满终止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而面对现实中日益增长的劳动争议,本文提出了做实协商、做大调解、做强仲裁、做精诉讼的建议。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劳动合同 解除制度 解雇保护 劳动争议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3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9
  • 二、文献综述9-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概述13-23
  • 第一节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基本概念13-16
  • 一、劳动合同解除13-14
  • 二、解雇理论14-15
  • 三、推定解雇15
  • 四、解雇保护15-16
  • 第二节 我国不同时期劳动合同解除制度16-19
  • 一、“铁饭碗”时期劳动关系解除规定16-17
  • 二、颁行《劳动法》时期劳动合同解除规定17-18
  • 三、现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新规定18-19
  • 第三节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对解除制度的影响19-23
  • 一、我国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19-20
  • 二、不同期限劳动合同体现不同的法律理念20-21
  • 三、特定历史条件对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影响21-23
  • 第二章 域外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比较分析23-30
  •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与美国模式比较分析23-25
  • 一、美国劳动合同解除相关规定23-24
  • 二、比较分析24-25
  • 第二节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与日本模式比较分析25-26
  • 一、日本劳动合同解除相关规定25-26
  • 二、比较分析26
  • 第三节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与德法模式比较分析26-30
  • 一、德国、法国劳动合同解除有关规定27-28
  • 二、比较分析28-30
  • 第三章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实施困境分析30-38
  • 第一节 劳动合同解除条件与解雇保护失衡30-34
  • 一、辞职权的存在凸显了正常解雇权的缺失30
  • 二、推定解雇过于简单30-31
  • 三、没有改变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条件一体化特征31-32
  • 四、用人单位难以解雇劳动者32-34
  • 第二节 裁员解雇存在不足34-35
  • 一、裁员解雇保护不力34
  • 二、裁员程序存在瑕疵34-35
  • 第三节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弊端35-38
  • 一、调解程序虚化35
  • 二、仲裁行政化、诉讼化35-36
  • 三、诉讼主流化36-37
  • 四、“成本一收益”关系倒置37-38
  • 第四章 完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建议38-49
  • 第一节 用人单位积极面对劳动合同解除制度38-41
  • 一、转变管理方式38
  • 二、重构劳动合同解除管理体系38-41
  • 第二节 完善裁员解雇制度41-43
  • 一、加大裁员保护立法强度41-42
  • 二、改良裁员保护制度42
  • 三、健全经济裁员程序42-43
  • 四、明确合理化裁员的选择标准43
  • 第三节 探索区别适用和岗聘分离办法43-46
  • 一、区别适用解除不同类型劳动合同44
  • 二、区别适用解除不同类型劳动者44-45
  • 三、岗聘分离构思及适用45-46
  • 第四节 调整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构想与措施46-49
  • 一、做“实”协商46
  • 二、做“大”调解46-47
  • 三、做“强”仲裁47
  • 四、做“精”诉讼47-49
  • 结语49-50
  • 注释50-56
  • 参考文献56-59
  • 后记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钱叶芳;;个人解雇保护立法实践的国际比较:回应与建设[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董保华;;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4 石茂生,李志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的利益平衡[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5 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如何平衡劳动者与企业的权益[J];法学杂志;2007年03期

6 关怀;;改革开放三十年劳动立法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杂志;2009年02期

7 黎建飞;;劳动合同解除的难与易[J];法学家;2008年02期

8 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9 刘芳;;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若干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探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15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