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判断
本文关键词: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判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来,不少建筑企业将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劳务承包的方式承包给个人,由承包的个人再雇佣劳动者,此类个人承包用工是受劳动法调整还是受民法调整,理论和实践中分歧较大。很多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将自己与发包单位之间的关系视为劳动关系,认为存在隐蔽用工,其实,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与发包单位双方之间总体上讲并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一种民事雇佣关系。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提醒劳动者认清个人承包,注意法律适用的最新变化。由于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并未签订过书面合同,,又无充分证据能够证明其与发包单位之间的关系体现劳动关系的人格和经济从属性的本质特征,且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与发包单位双方之间没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在此情形下,不宜认定两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一旦个人承包经营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关键词】:个人承包用工 劳动关系 雇佣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论7-12
- 第一章 个人承包用工基本概念和特征12-18
- 第一节 个人承包用工的概念12-13
- 第二节 个人承包用工的法律特征13-15
- 第三节 外包15-18
- 第二章 个人承包用工的法律规范18-25
- 第一节 部门规章18-20
- 第二节 司法解释20-21
- 第三节 法律规定21-25
- 第三章 个人承包用工的理论争鸣25-31
- 第一节 国内学者关于个人承包用工的理论争鸣25-28
- 第二节 国外关于个人承包用工的理论借鉴28-31
- 第四章 审判实务对个人承包用工的认定31-42
- 第一节 现有法律规范是如何进行认定的31-33
- 第二节 个人承包用工法律关系性质的判断33-37
- 第三节 合意在判断个人承包用工法律关系性质中的运用37-42
- 参考文献42-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山;;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8期
2 信卫平;对我国现阶段劳动者劳动的重新认识[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胡媛;;劳动者:我们常受哪些伤害——《劳动合同法(草案)》出台背景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6年09期
4 宋蓓;;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谢化祥;付嗣全;;关于劳务派遣法律问题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谢化祥;付嗣全;;关于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的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年01期
7 高洁;;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容忽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8 邸敏学;;关于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地位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5期
9 曹大友;熊新发;;企业裁员的法律限制分析[J];商业时代;2007年30期
10 刘湘丽;;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经济管理;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福明;;浅析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及维权对策[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毓帅;;重塑我国劳动者群体尊严的基本途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徐国君;;论劳动者权益会计[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5 历正贤;;试论劳动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6 张蓓;;浅析劳动者公益诉讼[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7 关勇;;从劳动争议谈劳动者权益保障[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熊顺朝;;我国企业员工体面劳动模式的制度保障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贤日;杨明媚;;劳动债权与担保债权的冲突与法律协调[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程延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卫国;保护劳动者权益需要“尚方宝剑”[N];工人日报;2007年
2 王娇萍;在合作共赢中更好实现劳动者权益[N];工人日报;2007年
3 周甲禄 周梦榕;劳动节应更多关注劳动者的权益[N];今日信息报;2007年
4 韦治国;安徽淮北市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5 吴志红;发展经济更要保护劳动者权益[N];人民政协报;2005年
6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景景;企业罚款制度与劳动者权益的冲突与规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殷建光;“对GUCCI难处罚”,让劳动者寒心[N];检察日报;2011年
8 杨涌 苏劳信;我省构筑劳动者权益“保护网”[N];新华日报;2005年
9 刘枫;克拉玛依为劳动者撑起“保护伞”[N];新疆日报(汉);2007年
10 罗琼;加强制度建设保护劳动者权益[N];南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潘啸;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孙慧文;不完全劳资契约剩余分配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磊;中国职业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高怿;劳动成本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健;中国建筑业政府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赵早;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小薇;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郝鹏;竞业禁止制度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亚莉;论法律视角下的劳动关系[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4 朱阳凤;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律保护[D];南京大学;2011年
5 陈春香;论加强劳动者劳动力权的法制保护[D];湘潭大学;2008年
6 裘恩;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判断[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寇明婷;农村劳动关系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肖霄;论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郑英伟;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祁若凝;竞业禁止与劳动者权益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个人承包经营者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判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1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