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权视角下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劳动者法律保护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权视角下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劳动者法律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非标准劳动关系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非标准劳动关系逐渐产生,从业领域也日益广泛。然而,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却一直处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地位,就业质量相对标准劳动者较低;多种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典型类型没有纳入到劳动法的保障体系,非标准劳动者缺乏有效法律保护,导致了社会效益和公平正义的无法实现。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国内外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对非标准劳动关系进行了界定;并以劳动权为视角,对我国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劳动权的概述。本章包括对劳动权的界定意义,劳动权的内涵及外延三方面的内容。劳动权在学界主要有三种学说:广义说、狭义说和人权说。本文采用人权说概念的劳动权作为视角,并对其外延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概述。本章首先对标准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以便于将其与非标准劳动关系进行对比。在对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进行对比后,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得出了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特征。再结合国内外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研究现状,对非标准劳动关系进行了界定。最后,列举了几种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典型类型。 第三章:以劳动权为视角,对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劳动者法律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为对非标准劳动者工作权、休息权、报酬权、工作环境权、社会保障权和团结权的侵害。 第四章:以劳动权为视角,对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劳动者法律保护的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章首先对完善措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进行了概括,再对应非标准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法律保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一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非标准劳动关系 劳动权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D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章 劳动权概述9-13
- 1.1 劳动权界定的意义9
- 1.2 劳动权的内涵9-10
- 1.2.1 广义说9
- 1.2.2 狭义说9-10
- 1.2.3 人权说10
- 1.3 劳动权的外延(人权说)10-13
- 1.3.1 工作权10-11
- 1.3.2 休息权11
- 1.3.3 报酬权11
- 1.3.4 工作环境权11
- 1.3.5 社会保障权11-12
- 1.3.6 团结权12-13
- 第二章 非标准劳动关系概述13-24
- 2.1 标准劳动关系13-14
- 2.1.1 标准劳动关系的概念13
- 2.1.2 标准劳动关系的特征13-14
- 2.2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界定14-19
- 2.2.1 非标准劳动关系与标准劳动关系的对比14-15
- 2.2.2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特征15-16
- 2.2.3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研究现状16-18
- 2.2.4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界定18-19
- 2.3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典型类型19-24
- 2.3.1 出租车司机19-20
- 2.3.2 演艺人员20
- 2.3.3 大学生兼职20-21
- 2.3.4 退休返聘21
- 2.3.5 远程就业21-22
- 2.3.6 劳务派遣22
- 2.3.7 非全日制用工22-24
- 第三章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劳动权保护存在的问题24-33
- 3.1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工作权受到侵害24-26
- 3.1.1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被侵害24-25
- 3.1.2 就业歧视25
- 3.1.3 非标准劳动者的解雇保护制度不完善25-26
- 3.2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休息权受到侵害26-27
- 3.2.1 非标准劳动者的休假制度不完善26-27
- 3.2.2 非标准劳动者的加班制度不完善27
- 3.2.3 非标准劳动者的休假成本高27
- 3.3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报酬权受到侵害27-28
- 3.3.1 对报酬协商权的侵害28
- 3.3.2 对报酬请求权的侵害28
- 3.3.3 劳动派遣中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28
- 3.4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工作环境权受到侵害28-29
- 3.4.1 对非标准劳动者受培训权的侵害29
- 3.4.2 对非标准劳动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侵害29
- 3.5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社会保障权受到侵害29-31
- 3.5.1 用人单位不为非标准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30
- 3.5.2 非标准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实现缺乏制度性支持30-31
- 3.6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团结权受到侵害31-33
- 3.6.1 非标准劳动者无法参加工会或工会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31
- 3.6.2 非标准劳动者的集体行动权的行使存在障碍31-33
- 第四章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劳动权保护的法律完善33-44
- 4.1 完善的基本原则及思路33-34
- 4.1.1 基本原则33-34
- 4.1.2 基本思路34
- 4.2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法律保护完善的建议34-44
- 4.2.1 工作权法律保护的完善34-36
- 4.2.2 休息权法律保护的完善36-38
- 4.2.3 报酬权法律保护的完善38-39
- 4.2.4 工作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完善39-40
- 4.2.5 社会保障权法律保护的完善40-41
- 4.2.6 团结权法律保护的完善41-44
- 第五章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凯;;论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及其实施[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2 王天玉;仇晓光;;工作权之再认识——与劳动权相比较视角下的展开[J];当代法学;2011年03期
3 董保华;;“隐蔽雇佣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4 王璐瑶;;浅论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5 刘梦莎;;浅析“隐蔽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10期
6 ;谁该为演艺人员购买“五险”[J];法律与生活;2014年17期
7 王明生;郭慧敏;;非标准劳动关系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张志伟;;劳动者休息权之检视[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9 陈乃新;颜常;;罢工权的劳动力权属性研究——兼论罢工权的合宪路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童志雄;;非标准劳动关系确认标准探讨[J];中国劳动;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铁力;劳动权及其救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熊晖;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成素琳;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黄银君;非标准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区界与互动[D];苏州大学;2012年
3 王天乐;从加班工资看劳动报酬权之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权视角下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劳动者法律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2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