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04:36
劳动保障监察是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性行政力量,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理念决定了其既要履行为劳动权益实现提供国家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又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价值目标。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应以"二元"本质属性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基于对劳动监察职能国际发展趋势与新时代对劳动保护升级现实要求的综合考量,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广泛性的制度安排具有现实合理性。当前引发劳动争议的主因源自雇主劳动违法的客观现实,以及劳动执法权与行政调解手段的职能优势互补特点,劳动保障监察作为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参与主体兼承的调解职能制度扩容也成为必要,但应按类型划分实行分类处理。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 2019,(06)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际比较视野下劳动监察职能属性特征、基本范畴及发展趋势
1. 劳动监察职能属性特征历史溯源
2. 劳动监察职能“二元”属性特征及其基本范畴
3. 国际比较视野下劳动监察职能的发展趋势
(1) 劳动监察职能范围扩大化的发展趋势
(2) 劳动监察职能结构多维性的发展趋势
(3) 劳动监察职能运行机制创新的发展趋势
二、监管权“碎片化”下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现状、争论及运行困境
1. 我国劳动监察“碎片化”监管格局的形成
2.“碎片化”监管格局下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现状及相关争论
(1)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与“限扩论”
(2)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结构与调解职能“存废论”
3.“碎片化”监管格局下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运行困境
(1) 适格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与监管对象数量增长间的失衡
(2) 职能运行机制层面存在的制度缺陷及监管机制创新不足
三、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及政策建议
1.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选择
(1)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定位广泛性的现实合理性
(2)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结构定位选择一:调解职能的制度扩容
(3)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结构定位选择二:守法服务职能的完善
2.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新定位后的改革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业形势、挑战与展望[J]. 莫荣,陈云. 中国劳动. 2019(01)
[2]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的现状与问题[J]. 涂伟,王文珍. 中国劳动. 2018(02)
[3]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课题组,黄昆. 中国劳动. 2017(05)
[4]我国碎片化劳动监察模式的困境、挑战与发展[J]. 黄国琴,姜赢. 中国劳动. 2016(18)
[5]劳动监察制度纠纷解决功能评析[J]. 刘臻荣. 生产力研究. 2012(02)
[6]劳动监察权运行的法社会学分析——从政府帮助农民工讨薪的现象切入[J]. 王伦刚. 天府新论. 2011(05)
[7]劳动基准法权利救济程序的冲突及其协调[J]. 刘焱白. 法商研究. 2010(03)
[8]劳动行政机关责令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研究[J]. 谢增毅. 当代法学. 2010(03)
[9]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劳动监察体制:基于治理视角的一项整体性研究[J]. 岳经纶,庄文嘉. 公共行政评论. 2009(05)
[10]中国劳动监察的困境与挑战——以劳动行政部门的屡屡败诉为例[J]. 翟玉娟. 行政与法. 2008(08)
本文编号:3264049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 2019,(06)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际比较视野下劳动监察职能属性特征、基本范畴及发展趋势
1. 劳动监察职能属性特征历史溯源
2. 劳动监察职能“二元”属性特征及其基本范畴
3. 国际比较视野下劳动监察职能的发展趋势
(1) 劳动监察职能范围扩大化的发展趋势
(2) 劳动监察职能结构多维性的发展趋势
(3) 劳动监察职能运行机制创新的发展趋势
二、监管权“碎片化”下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现状、争论及运行困境
1. 我国劳动监察“碎片化”监管格局的形成
2.“碎片化”监管格局下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现状及相关争论
(1)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与“限扩论”
(2)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结构与调解职能“存废论”
3.“碎片化”监管格局下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运行困境
(1) 适格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与监管对象数量增长间的失衡
(2) 职能运行机制层面存在的制度缺陷及监管机制创新不足
三、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及政策建议
1.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选择
(1)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定位广泛性的现实合理性
(2)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结构定位选择一:调解职能的制度扩容
(3)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结构定位选择二:守法服务职能的完善
2. 劳动保障监察职能新定位后的改革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业形势、挑战与展望[J]. 莫荣,陈云. 中国劳动. 2019(01)
[2]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的现状与问题[J]. 涂伟,王文珍. 中国劳动. 2018(02)
[3]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课题组,黄昆. 中国劳动. 2017(05)
[4]我国碎片化劳动监察模式的困境、挑战与发展[J]. 黄国琴,姜赢. 中国劳动. 2016(18)
[5]劳动监察制度纠纷解决功能评析[J]. 刘臻荣. 生产力研究. 2012(02)
[6]劳动监察权运行的法社会学分析——从政府帮助农民工讨薪的现象切入[J]. 王伦刚. 天府新论. 2011(05)
[7]劳动基准法权利救济程序的冲突及其协调[J]. 刘焱白. 法商研究. 2010(03)
[8]劳动行政机关责令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研究[J]. 谢增毅. 当代法学. 2010(03)
[9]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劳动监察体制:基于治理视角的一项整体性研究[J]. 岳经纶,庄文嘉. 公共行政评论. 2009(05)
[10]中国劳动监察的困境与挑战——以劳动行政部门的屡屡败诉为例[J]. 翟玉娟. 行政与法. 2008(08)
本文编号:3264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26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