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视角下我国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1:04
本文关键词:平等视角下我国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的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下产生的特殊群体,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国家进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农民工的产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他们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的工作却未能改变农民的身份,未能真正地融入城市,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这种不平等是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正义的,是不符合法律的原则的,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是与当今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此专就农民工劳动就业问题作出专门研究,配合党和政府对农民工劳动就业问题的改革和完善,以利于我国法律体系的构建,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建设性思考。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叙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同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平等思想的相关理论以及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主要从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劳动条件、就业保障以及就业发展这五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的不平等现状;第四章主要剖析了农民工在劳动就业权益方面受到不平等对待的原因;文章的最后一章主要是结合多学科知识,针对第四章分析得出的原因而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一是要摒弃落后观念,树立平等的社会理念;二是创新管理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的制度体系;三是要构建维权渠道,降低农民工诉求权益的难度;四是要健全法律体系,完善农民工平等权益相关制度;最后是要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平等 农民工 就业权益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12.6;F249.2;D9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思路12-13
- 1.4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14-26
- 2.1 中外平等思想的历史发展14-18
- 2.1.1 中国平等思想的发展14-15
- 2.1.2 西方平等思想的发展15-16
- 2.1.3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16-18
- 2.2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18-26
- 2.2.1 农民工的定义18-20
- 2.2.2 劳动就业权益的内涵20-21
- 2.2.3 平等的内涵及特征21-22
- 2.2.4 平等的判定原则22-23
- 2.2.5 农民工就业权益平等的相关内容23-26
-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实现现状分析26-37
- 3.1 保障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的重要性26-27
- 3.2 我国农民进城务工的历史回顾27-30
- 3.3 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的不平等问题30-37
- 3.3.1 农民工就业机会的不平等30-31
- 3.3.2 农民工劳动条件的不平等31-32
- 3.3.3 农民工就业保障的不平等32-33
- 3.3.4 农民工就业待遇的不平等33-35
- 3.3.5 农民工就业发展的不平等35-37
- 第四章 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不平等的原因探析37-43
- 4.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影响37
- 4.2 社会平等理念的偏差和缺失37-39
- 4.3 农民工就业权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39-40
- 4.4 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不健全40-41
- 4.5 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不高41-43
- 第五章 保障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平等的建议与对策43-55
- 5.1 摒弃落后观念,,树立平等的社会理念43-44
- 5.1.1 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观念43-44
- 5.1.2 转变市民的观念44
- 5.1.3 扩大平等理念的传播,使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44
- 5.2 创新管理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机制44-47
- 5.2.1 改革二元户籍管理制度44-45
- 5.2.2 构建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45-46
- 5.2.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46-47
- 5.3 构建维权渠道,降低农民工诉求权益的难度47-49
- 5.3.1 发挥工会的作用,建立农民工维权组织47-48
- 5.3.2 拓宽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48-49
- 5.4 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49-53
- 5.4.1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50-52
- 5.4.2 加强执法力度,发挥立法监督职能52
- 5.4.3 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52-53
- 5.5 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53-55
- 5.5.1 农民工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53-54
- 5.5.2 农民工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54
- 5.5.3 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全面化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61
- 附件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自铎;;农民异地就业对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影响的研究与思考[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2 悦中山;李卫东;李艳;;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管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部门视角下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4期
3 姚先国;许庆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3年04期
4 宋林飞;“农民工”是新兴工人群体[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王涛;;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J];兰州学刊;2006年02期
6 张学春;;农民外出务工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5期
7 安徽省社科联课题组;城市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J];学术界;2003年02期
8 罗正月;;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政府责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平等视角下我国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的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