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浅析对劳动者“吹哨”行为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1-10-12 15:19
  劳动者向国家有关部门或媒体等外部机构或个人告发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往往会遭到用人单位采取严厉的打击报复。对于劳动者这种"吹哨"行为,构建激励、规制及反报复等保护制度确有必要。一方面,要对受保护的"吹哨"行为设置标准,对举报信息的真实性、举报动机的正当性、内部举报的前置性和保护对象的公益性进行全面而综合地考量,从而使"吹哨人"得到合理的保护和救济。另一方面,劳动者负有维护公司利益的忠实义务,同时享有表达个人意见的言论自由。当公司利益和劳动者权利、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过于保护劳动者权利会阻碍公司发展,但一味维护经济的发展又会侵害诸多法益,需通过劳动立法对实质平等的追求、不同权利的取舍和对涉及的社会公益进行衡量,从而达到利益平衡的目的。 

【文章来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30(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的必要性
二、案例的引入
    1. 案情简介
    2. 简要分析
    3. 判决需考虑的因素
        (1) 举报的目的
        (2) 举报的程序——内部举报的前置性
        (3) 举报信息真实性
        (4) 举报动机及后果
三、对美国“吹哨人”保护制度的借鉴
    1. 立法保护的范围
    2. 奖励措施的规定
四、利益冲突的分析与平衡
    1. 劳动者忠实义务的遵守
        (1) 劳动者忠实义务的范围
        (2) 劳动者忠实义务的边界
    2. 劳动者言论自由的保护
        (1) 劳动者言论自由的范围
        (2) 劳动者言论自由的限制
    3. 利益平衡的方法
        (1) 追求实质平等
        (2) 不同权利的取舍
        (3) “吹哨人”的劳动法保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举报者激励和反报复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以美国萨班斯法和多德-弗兰克法为核心[J]. 马一.  比较法研究. 2017(02)
[2]保护“吹哨人”的劳动法分析——基于德国司法经验的考察[J]. 王倩.  当代法学. 2016(05)
[3]劳动者忠实义务论[J]. 许建宇.  清华法学. 2014(06)
[4]环境公益告发研究[J]. 周晓明.  现代法学. 2014(02)
[5]法律如何面对公益告发?——法理与制度的框架性分析[J]. 李飞.  清华法学. 2012(01)
[6]名誉保护与言论自由的衡平:诽谤罪比较研究[J]. 张开骏.  政治与法律. 2011(06)
[7]《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 苏力.  法学研究. 1996(03)

硕士论文
[1]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D]. 刘畅.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研究[D]. 李晓佳.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32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432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