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意思自治对劳动关系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7-05-25 01:17

  本文关键词:意思自治对劳动关系的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须从保护普通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并符合当前国情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我国经济发展每年增速明显,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亦有加速趋势。这使得制定调控政策介入劳动关系进行经济管理,面临着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形势此消彼长,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的困难局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尤其是地区间经济、文化差异较大,既要制定新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又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无法与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相适应的矛盾。 目前我国劳动立法的以保护普通劳动者为基本立法理念的趋势没有改变。虽然劳动合同本身属于法律地位平等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性质毋庸置疑,但是目前立法者及执政者对占有劳动力市场大部分的普通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对比中,无论是获得信息方面、经济能力方面或是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的观点尚占主流。这一点,从现行劳动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定条款、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的有关规定均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为了使这些规定落到实处,避免用人单位从“合同因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或契约自由原则”角度排除适用,在劳动关系订立过程中,限制了意思自治排除法律规定的可能。 笔者认为,目前劳动关系正逐步趋于复杂、多样。虽然目前我国普通劳动者供大于求的基本局面在将来长期内无法根本改变。但是在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同时,要考虑到劳动力群体逐步发展对用人单位的影响,在目前服务期、竞业限制以及试用期等法律规范以外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中意思自治的部分留有空间,从而使劳动法律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 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及集体合同的共同协商角度,可以开拓出一条即保护基本劳动者权益的又照顾到劳动关系建立意思自治体现灵活性的道路。无独有偶,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在规范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时,也正准备开始尝试推进集体合同的覆盖率。笔者希望通过分析研究现行劳动立法规定,从民法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理论切入,分析劳动合同协商、签订、运行、终止过程,讨论和探索意思自治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可以采用的有实践意义的方法。 本文第一章节主要从劳动关系性质辨析分析着手,通过分析建立劳动关系的原则,以及意思自治原则作为任何平等主体间不可缺少的原则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 本文第二章阐述了目前意思自治原则在劳动关系建立过程中尤其是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受限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在劳动关系中合理运用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性。 本文第三章探讨了意思自治原则在劳动关系过程中可以得到运用和发展的方式方法,尤其是集体合同中充分发挥集体协商的可行性。 由于行文篇幅有限,且积极推进集体合同过程中必定会伴随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笔者将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将民法中意思自治理念更和谐的融合于劳动关系之中,使我国劳动关系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意思自治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
  • 第一章 劳动关系性质辨析10-17
  • 第一节 建立劳动关系基本原则与建立民事合同关系原则基本一致10-13
  • 一、合法原则11
  • 二、公平原则11
  • 三、平等自愿原则11-12
  • 四、协商一致原则12
  • 五、诚实信用原则12-13
  • 第二节 意思自治贯穿于劳动关系建立与运行过程中13
  • 第三节 劳动立法对劳动者的保护趋势13-17
  • 第二章 意思自治原则在劳动关系中受到的限制17-26
  • 第一节 法定条款对意思自治的限制17-23
  • 一、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设置17-19
  • 二、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法定19-21
  • 三、对于劳动合同主体不平等地位的再思考21-23
  • 第二节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意思自治23-26
  • 一、招聘与应聘24-25
  • 二、要约与承诺25
  •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双方的告知义务25-26
  • 第三章 意思自治在劳动关系中的价值和发展方向26-40
  • 第一节 约定条款在劳动合同中的地位和作用26-35
  • 一、服务期条款27-30
  • 二、竞业限制条款30-34
  • 三、试用期条款34-35
  • 第二节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中的意思自治与法定限制35-38
  •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36-37
  • 二、规章制度内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37-38
  • 第三节 集体合同对劳动契约自由的积极意义38-40
  • 一、集体合同的主体问题38-39
  • 二、集体合同的特征39
  • 三、集体合同制度的积极意义39-40
  • 结论40-42
  • 参考文献42-4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全兴,管斌;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王麟;利益关系的行政法意义[J];法学;2004年10期

3 刘文华;中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纲要[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董保华,周开畅;也谈“从契约到身份”——对第三法域的探索[J];浙江学刊;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意思自治对劳动关系的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92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