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体系
发布时间:2017-05-27 18:06
本文关键词:建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是劳动法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倍受当事人及劳动立法机关的关注。我国《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规范条文过于笼统且存在若干不足与缺陷、操作性不强、授权不平等、没有很好地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在实践中不便于实施且极易产生不利的后果,所以需要正确阐释其含义,明确立法方向,寻求司法补救措施。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无需对方当事人同意而单方决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是一种形成权。由于劳动合同的人身性质,使得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与民事合同的解除存在着区别;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在产生的原因、后果和解除条件等方面与劳动合同的终止和变更存在着差异;概念和责任的不同要求我们将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与辞职、自动离职、开除、除名区别开来。在弄清楚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准确涵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首先要对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价值定位有一个清楚认识: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其特殊性主要源于劳动关系的人身性与财产性,源于劳动关系当事人事实上的不平等性,因此,劳动合同作为个别调整劳动关系的模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设计必须体现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促进劳动关系的流动性和保障劳动自由的价值目标。基于劳动合同的这种特性,劳动法在平衡协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的同时,对劳动者的利益进行了倾斜保护。 笔者将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分为劳动合同的单方即时解除和劳动合同的单方预告解除来进行论述,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劳动合同的单方即时解除制度主要调整劳动合同试用期和因过错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相互了解、相互考察的期间,在对方不符合劳动合同要求的条件下,劳动法应当平等地授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的即时解除权。对过错性即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错的规定,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界定。根据我国的实际,立法部门应在劳动合同存在欺诈的情形下和对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或者其家庭成员侵权的情形下赋予单方即时解除权,并且通过劳动法律、法规或
【关键词】:单方即时解除 单方预告解除 经济补偿金 赔偿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引言10-11
- 一、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概述11-21
- (一)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概念11-16
- 1、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定义及内涵11
- 2、劳动合同单方解除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1-15
- (1) 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与民事合同的解除11-12
- (2) 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与劳动合同的终止12-13
- (3) 合同解除与合同变更13-14
- (4)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辞职、自动离职、开除、除名的关系14-15
- 3、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性质15-16
- (二)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分类16-17
- (三) 建构完善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体系17-21
- 1、完善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体系的价值目标18-19
- (1) 平等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方利益18
- (2) 保障劳动自由,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流动性18-19
- 2、劳动者单方解除权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差异及其理论依据19-21
- 二、劳动合同的单方即时解除21-29
- (一) 劳动合同单方即时解除的概念21-22
- 1、劳动合同单方即时解除的定义21
- 2、劳动合同单方即时解除的特征21-22
- (二) 劳动合同的单方无过错性即时解除22-24
- 1、中外关于劳动合同单方无过错性即时解除的法律规定及评价22-23
- 2、授予用人单位单方无过错性即时解除权的理论依据23-24
- (三) 劳动合同的单方过错性即时解除24-28
- 1、中外关于劳动合同单方过错性即时解除制度的法律规定及评价24-27
- 2、劳动合同单方过错性即时解除制度的条件规制27-28
- (四) 我国关于劳动合同单方即时解除制度的立法完善28-29
- 三、劳动合同的单方预告解除29-38
- (一) 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的概念29-31
- 1、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的定义29
- 2、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的特征29-31
- (二) 中外关于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制度的法律规定及评价31-33
- 1、我国关于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制度的法律规定31-32
- 2、其他国家或地区关于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法律制度的规定及评价32-33
- (三) 正确理解《劳动法》第31条33-35
- 1、《劳动法》第31条的有关规定33-34
- 2、第31条的理论基础34
- 3、“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是程序还是条件34-35
- 4、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承担违约责任还是赔偿责任35
- (四) 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的预告期问题研究35-36
- (五) 我国关于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制度的立法完善36-38
- 四、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38-47
- (一) 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的性质38-39
- 1、经济补偿金的性质38-39
- 2、赔偿金的性质39
- (二) 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及违约金之间的关系39-42
- 1、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关系39-40
- 2、经济补偿金和违约金的关系40-41
- 3、赔偿金和违约金的关系41-42
- (三) 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的适用42-47
- 1、经济补偿金的适用42-44
- (1) 我国关于经济补偿金适用的法律规定42-43
- (2) 我国经济补偿金制度的弊端及立法建议43-44
- 2、赔偿金的适用44-47
- (1) 我国关于赔偿金适用的法律规定44-45
- (2) 我国赔偿金制度的弊端及立法建议45-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鸣;关于合同解除制度的几点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张景峰;劳动合同制度若干法律问题浅析[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黄雪兰;劳动合同期限与解除之探讨[J];当代法学;2001年02期
4 龙陈;劳动合同中的不作为欺诈及其法律适用浅析[J];当代法学;2002年01期
5 杨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实体法难题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金玄武;论瑕疵劳动合同的效力[J];法学;2001年10期
7 陈芳;德国劳动合同终止制度与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之比较[J];法学;1998年04期
8 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J];甘肃科技;2004年06期
9 胡晓楠;劳动者辞职权有关问题探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郑彦操;略论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解除[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本文关键词:建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0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