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14:08

  本文关键词: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主要是民法和宪法领域里的研究,学界还有研究隐私权的宪法保护、刑法保护的专著,然而对于将二者限定于劳动法领域的研究却较为少见。本文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充分介绍劳动法视野下的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本文首先介绍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一般概念,进而引出劳动关系中二者权利的特殊性和内容。在第二部分进一步论述权利的理论依据,用人单位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信息不对称等理论而享有知情权,劳动者根据人格尊严保护原则和反就业歧视原则而享有隐私权。但由于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经营管理需要,不可避免会与劳动者隐私权的保护发生冲突;同样也存在劳动者滥用隐私权隐瞒自己真实情况或虚假告知,导致用人单位知情权受损。本文在第三部分从劳动者的个人信息方面、工作场所方面以及通讯隐私方面为出发点探讨二者冲突的表现,并深入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一为两种权利本质层面的冲突原因,一为法律规定层面的冲突原因。并于第四章提出协调冲突的三个原则,以及完善现行劳动法律关于用人单位知情权保护与限制和劳动者隐私权保护与限制的具体建议。 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两者权利冲突的案例,但诉诸法律的少之又少。因此研究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法律建议,完善法律规范,不仅有利于解决已经存在的冲突问题,也可为劳动关系双方行使权利提供法律依据,进而减少冲突,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用人单位知情权 劳动者隐私权 冲突 协调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D92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8
  • 第一章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基本理论8-20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8-12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8-10
  • (二)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如实说明义务的关系10-12
  • 二、 劳动者隐私权12-20
  • (一) 劳动者隐私权12-14
  • (二)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隐私权内容14-20
  • 第二章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理论依据20-27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的理论依据20-23
  • (一) 诚实信用原则20-21
  •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21-22
  • (三) 劳动关系属性理论22-23
  • 二、 劳动者隐私权的本质解析和价值探寻23-27
  • (一) 劳动者隐私权的本质解析——尊重人格尊严23-24
  • (二) 劳动者隐私权的价值探寻——反就业歧视24-27
  • 第三章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27-41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表现27-35
  • (一) 劳动者个人信息方面的冲突27-31
  • (二) 劳动者工作场所方面的冲突31-33
  • (三) 劳动者通讯隐私方面的冲突33-35
  • 二、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原因探析35-41
  • (一) 两种权利本质层面的冲突原因35-36
  • (二) 两种权利法律规定层面的冲突原因36-41
  • 第四章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协调41-52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协调原则41-44
  • (一) 利益衡量原则41-43
  • (二) 职业岗位区分原则43
  • (三) 法定限制与意定限制原则43-44
  • 二、 协调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法律建议44-52
  • (一) 完善用人单位知情权的法律规定44-47
  • (二) 设计劳动法视野下劳动者隐私权制度47-50
  • (三) 构建劳动缔约过失责任50-51
  • (四) 在司法实践中引入“合理隐私期待”原则51-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语56-5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7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孙世光;;生产者责任延伸法律制度的正义性分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4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5 胡芬;;服务型政府与就业服务权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袁碧华;;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的职业保险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李培智;;劳动关系概念论纲[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姗妮;;交强险需“正本清源”——以公平为视角谈我国交强险赔偿限额的合理性设置[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9 姚毅奇;蒋凌申;;交通犯罪的罪过转换与交强险理赔公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第17条评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汪飞;高腾;;共同危险行为浅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52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