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7 11:13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开始从家庭走向社会,大规模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因为女性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遗留的道德传统、社会立法、执法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导致各个行业都出现侵害妇女劳动权益的现象。宪法赋予女性劳动的权利,保障妇女劳动权益既涉及到妇女的利益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本文尝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探究我国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问题。首先概述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理论,然后针对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审视妇女劳动权益屡遭侵犯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建议。 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社会性别及公共政策相关理论评述。首先从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意识、社会性别主流化及社会性别视角介绍社会性别基本概念;从公共政策的涵义和公共政策的性质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根据本文的需要,对公共政策的横向分类作了简单的概述。然后从性别分析的具体方法入手,指出性别分析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中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首先由劳动权益理论引出妇女劳动权益的概念;接着对我国自建国以来关于妇女劳动权益的立法现状进行简单的罗列;然后概述我国法律确立和保护的妇女劳动权益及其特殊权益。 第三章,中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妇女劳动权益保护中存在的就业机会不平等、性别歧视现象严重、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及工作环境恶劣、职业病威胁、性骚扰等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章,妇女劳动权益屡遭侵犯的原因分析。从女性自身劳动权利认识不到位、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及相关立法及法律制度的滞后等方面分析企业妇女劳动权益遭受侵犯的原因。 第五章,对于解决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建议。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我国企业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性别 劳动权益 性别歧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1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8-9
  • (一) 选题背景8
  • (二) 研究意义8-9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9
  • (一) 研究内容9
  • (二) 研究方法9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一) 国外研究现状9-10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第一章 社会性别及公共政策相关理论评述11-16
  • 第一节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11-14
  • 一、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11-12
  •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12-13
  • 三、公共政策的横向分类13-14
  •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性别分析14-16
  • 一、性别分析的具体方法14
  • 二、性别分析对于公共政策的重要意义14-16
  • 第二章 中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16-22
  • 第一节 妇女劳动权益概述16-18
  • 一、劳动权益理论16
  • 二、妇女劳动权益16-18
  • 第二节 中国关于妇女劳动权益的立法现状18-19
  • 第三节 中国法律确立和保护的妇女劳动权益19-20
  • 一、对妇女就业权益的保护——平等劳动权19
  • 二、对妇女职业权益的保护——同工同酬权19-20
  • 三、对妇女离职权益的保护20
  • 第四节 妇女特殊劳动权益保障现状20-22
  • 一、禁止非法辞退女职工20
  • 二、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有损生理机能的工作20-21
  • 三、女职工“四期”保护21-22
  • 第三章 中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22-28
  • 第一节 就业机会不平等及歧视现象普遍存在22-23
  • 第二节 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23
  • 第三节 劳动环境权的保障乏力23-28
  • 一、环境及安全卫生问题无法保障23-24
  • 二、职业病危害波及范围广24-25
  • 三、性骚扰问题形势严峻25-26
  • 四、女职工四期保护落实不力26
  • 五、合同签订较少及短期化现象普遍26-27
  • 六、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不到位27-28
  • 第四章 妇女劳动权益屡遭侵犯的原因分析28-33
  • 第一节 对女性的劳动权利认识不到位28
  • 第二节 女性自我保护意识薄弱28-29
  • 第三节 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29-30
  • 一、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未发挥应有的作用29-30
  • 二、缺乏有力的救济机制30
  • 第四节 相关立法的因素及法律制度滞后30-33
  • 一、中国现行的立法理念滞后30-31
  • 二、中国现行立法位阶低、缺乏威慑力31
  • 三、中国现行立法内容残缺31-32
  • 四、相关法律制度滞后32-33
  • 第五章 解决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建议33-39
  • 第一节 提高全社会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自觉性33-34
  • 第二节 加强执法监督形成社会合力34-37
  • 一、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为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提供组织保障34-35
  • 二、加大救助力度为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提供补充保障35
  • 三、完善妇女劳动权益的民事诉讼和仲裁救济机制35-37
  • 第三节 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37-39
  • 一、立法保护37
  • 二、司法保护37
  • 三、执法保护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其宝;;我国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及完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陈倩;;试论正确对待女性生育权——论我国女职工生育期的劳动权益保护[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2期

3 李慧英;从一种新的视角审视公共政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专题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5期

4 林朝晖;;完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探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党日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实施问题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02期

6 党日红;;人权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郭旭峰;;我国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李新敏;;当前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李朝阳;;体面劳动与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J];理论探索;2011年01期

10 王玉;;法制视角下工会在女职工权益保护中的作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58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