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企业弹性用工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也日益多样化,其中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的劳动法律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分为劳动派遣基础法律问题、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结构、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成立与消灭、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责任四个部分,对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劳务派遣 法律关系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第一章 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基础问题11-26
- 第一节 劳务派遣的含义与特征11-17
- 一、劳务派遣的定义11-13
- 二、劳务派遣的特征13-15
- 三、劳务派遣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5-17
- 第二节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劳务派遣的起源和发展17-21
- 一、大陆法系国家劳务派遣的起源和发展17-19
- 二、英美法系国家劳务派遣的起源和发展19-20
-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劳务派遣的起源和发展20-21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劳务派遣发展与法律规制21-26
- 一、我国大陆劳务派遣发展21-24
- 二、我国现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制24-26
- 第二章 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结构26-54
- 第一节 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26-34
- 一、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6-33
- 二、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33-34
- 第二节 关于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结构的诸学说34-42
- 一、对于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结构的不同观点34-37
- 二、本文对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分析37-42
- 第三节 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42-54
- 一、劳务派遣中的限制规定43-44
- 二、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合同义务44-47
-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其他法定义务47-50
- 四、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权利50-53
- 五、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53-54
- 第三章 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和消灭54-66
- 第一节 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54-58
- 一、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的过程54-55
- 二、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形成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55-58
- 第二节 无效的劳务派遣58-62
- 一、劳务派遣无效的规定58-59
- 二、劳务派遣中合同无效的情形59-61
- 三、劳务派遣无效的处理61-62
- 第三节 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62-66
- 一、当事人协商解除合同63
- 二、劳务派遣关系终止63-64
- 三、依法单方解除64-66
- 第四章 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民事责任66-79
- 第一节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民事责任66-73
- 一、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八种情形66-70
- 二、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要支付赔偿金的三种情形70-72
- 三、用人单位要支付两倍工资的两种情形72-73
- 第二节 劳动者对劳务派遣单位及用工单位的民事责任73-75
- 一、劳动者的违约金责任73-74
- 二、损失赔偿责任74-75
- 第三节 用工单和劳务派遣单位之间民事责任75-77
- 一、劳务派遣协议的违约责任75
- 二、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的连带责任75-77
- 第四节 劳务派遣中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77-79
- 一、被派遣劳动者遭受职业伤害的责任77-78
- 二、被派遣劳动者造成第三人伤害的责任78-79
- 结论79-80
- 参考文献80-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王全兴;;劳动派遣是“鸡刀”还是“牛刀”——我国劳动派遣的现实本质及其矫正[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侯玲玲;;我国劳动派遣连带责任规定之法理分析——评《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J];法学;2008年05期
4 石晓天;;地方政府劳动者派遣政策比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6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7 张丽宾;对劳务派遣发展现状的研究[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8 薛孝东;国内外劳务派遣立法比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9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J];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10 沈同仙;;运用雇主分立理论确定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J];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瑞灼;[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王继承;[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戈;劳动者派遣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郑晓哲;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喻婵;论双重劳动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潘霞;论劳动派遣中的雇主义务与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7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