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用人单位调职司法审查基准的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7-07-06 06:02

  本文关键词:用人单位调职司法审查基准的反思与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调职 司法审查 利益衡平 格式条款 比例原则


【摘要】:用人单位调职权的控制是实务中的疑难问题,表现为用人单位自主权和劳动者利益如何平衡。法院对用人单位调职已形成较稳定的审查机制,区分为调职依据合法性的宽松审查与调职合理性的严格审查。但对合法性的宽松判断使得雇主单方制定的调职条款可轻易免于审查,无需承担不利后果。对合理性的严格审查因素看似多元,却未能展现因调职性质不同而呈现的差异性,也未能说明不同因素间的关系,优先秩序。未来应在回归立法原意的基础上,对于调职合法性审查上,运用格式条款的控制理论对其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在合理性审查上,应将案件类型化,导入比例原则,使其精细化。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调职 司法审查 利益衡平 格式条款 比例原则
【基金】:教育部青年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20099)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2CFX08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运作过程中基于经营的需要或出于企业秩序的维护等目的对劳动者进行调职,〔1〕颇为常见。但不可否认调职会给劳动者带来种种不利,调职不仅影响原签订的工作内容、劳动报酬,乃至工作地点变动,甚至是劳动合同的当事人——用人单位皆可能产生变动。我国《劳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喻术红;我国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3 郑桥;;中国集体合同制度法律建设的思考——从地方立法看发展走向[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侯玲玲;;论用人单位内工作调动[J];法学;2013年05期

5 潘峰;;从“天价清洁工”事件说起 解读企业内调职的法律困境[J];经济导刊;2007年12期

6 郭文龙;规章制度不能成为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依据[J];中国劳动;2005年08期

7 欧爱民;;论宪法实施的统一技术方案——以德国、美国为分析样本[J];中国法学;2008年03期

8 刘岳庆;马君;;劳动者拒绝工作地点变动不构成违约[J];中国社会保障;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秋;;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劳动合同法探析[J];才智;2009年22期

2 刘松珍;;论劳动合同变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李锐;;试析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美玲;;中美矿山安全法价值观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5 赵一波;;解雇保护司法救济中的法益衡量——对解雇争议的实证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于晓扬;;劳资冲突的公司法解决[J];研究生法学;2008年01期

7 杜一鸣;;浅析《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制度[J];大家;2011年04期

8 莫晓唏;;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处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年03期

9 黎玉柱;游小国;王晓龙;;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法律对策[J];当代经济;2008年06期

10 冯彦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法学的理论贡献[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淦华;张华;陈丹;;劳动合同法:在自治和干预中走向和谐的路径选择——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件和司法解释为切入点[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2 苏霞;;工会在新时期公路行业中的作用[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3 董保华;;论劳务派遣立法中的思维定势[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彭艳华;;建筑工程中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的法律思考[A];2013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鑫;法律原则适用的方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丰恺;多元利益博弈下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之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安增莹;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周艳群;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李恒;主要发达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及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杨大伟;我国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探索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许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裁审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政霖;论劳务派遣模式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曾浩;劳动合同法中,“用工”概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易军;;论私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基本功能[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2 潘伟梁;常见的几种无效劳动合同[J];法学杂志;1996年02期

3 侯玲玲;;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研究[J];法学;2006年01期

4 徐向暹;试论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J];甘肃农业;2003年06期

5 欧爱民;;言论类型及其法律保护——以美国法为视角[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吕琳;;论劳动合同的变更[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常凯;论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兼及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趋向[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8 武俊山;略论无效劳动合同[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2009年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J];中国工运;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名;;用人单位缘何败诉多[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1年07期

2 赵宏;用人单位对郑某的除名是否正确?[J];人才w,

本文编号:524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24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e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