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整合:民事赔偿与工伤补偿——第三人责任背景下的劳动者权利救济
本文关键词:立法整合:民事赔偿与工伤补偿——第三人责任背景下的劳动者权利救济
更多相关文章: 民事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补偿 第三人责任 民事诉讼 权利救济 劳动者 保险待遇 法律制度 经办机构
【摘要】:正起因:工伤补偿与民事赔偿双重赔偿问题2004年1月1日起,《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法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总体水平。劳动者在满足了"有法可依"的渴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工伤发生后,当事人权利救济所遇到的种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民事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补偿 第三人责任 民事诉讼 权利救济 劳动者 保险待遇 法律制度 经办机构
【分类号】:D922.55
【正文快照】: 起因:工伤补偿与民事赔偿双重赔偿问题2004年l月1日起,,《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法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总体水平。劳动者在满足了“有法可依”的渴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工伤发生后,当事人权利救济所遇到的种种“疑难”或法律制度所遇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玉琬;;工伤认定还是民事赔偿?[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5期
2 小保;;侵权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可否兼得?[J];就业与保障;2011年06期
3 ;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有了工伤怎么办?[J];党的建设;2010年07期
4 陈美香;;上下班途中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5 ;解读新《工伤保险条例》[J];乡村科技;2011年02期
6 ;《工伤案例与评析》[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6期
7 ;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J];司法业务文选;2011年23期
8 ;《工伤案例与评析》[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7期
9 ;新法规提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3期
10 施倚;;个体饭馆的小工受伤能享受工伤待遇吗?[J];劳动保护;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汝发;民事赔偿不能抵扣工伤赔偿[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姝宏;社保范围宜扩大不宜缩减[N];法制日报;2009年
3 滕坤 李章留;“鱼”与“熊掌”可以兼得[N];驻马店日报;2007年
4 沈汝发;民事赔偿不能抵扣工伤赔偿[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5 记者 陈慧 实习生 黄雅雯 陈梦茜;新工伤保险条例“伤”了谁?[N];中山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 林琳;期待“扩权”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为职工护航[N];工人日报;2010年
7 南方日报评论员;工伤保险条例向人性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N];南方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郑赫南 实习生 孙娟;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康复”的规定有些单薄[N];检察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炜;工伤保险条例实现同命同价[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10 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赵龙;工伤保险条例中的“48小时”应以确诊为准[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浩;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莫松坚;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竞合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鹤鑫;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周华;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关联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顾盼;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海彦;我国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蔡锐;火灾事故民事赔偿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8 赵太文;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竞合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周泉;医疗损害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566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6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