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劳动合同法》看劳动立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本文关键词:由《劳动合同法》看劳动立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摘要】:《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争论,从《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领域的变革入手,分析其对企业和劳动者产生的影响,得出"这些影响是《劳动合同法》引起争议的原因"这一结论。并由此出发,探讨劳动领域立法应考虑的法理要素和现实要素,其中的现实要素包含了劳动立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这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劳动领域立法走向完善的方向。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立法 国际化 本土化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贫富分化、收入差距拉大是必然的,由此也就产生了劳动关系紧张的问题。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仲裁法》三部法律,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其中以《劳动合同法》尤为引人关注。《劳动合同法》草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玉军;法律全球化与本土化之争及其超越[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温晓莉;;论法律虚拟与法律拟制之区别——法哲学的时代变革[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3 陈文;;我国未来民法典的“本土化”定位[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4 王全兴;黄昆;;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若干规则[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5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辨析——兼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6 周云涛;;信用权之反思与重构[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7 张光杰,王庆廷;历史、现状、未来——对我国陪审制度的法理解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高其才;;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9 朱虎;;萨维尼的《论占有》及其贡献——法学、立法以及方法[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10 付荣;;请求权方法的历史源流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卢建平;;法的世界化——机遇与风险[J];法学家;2000年04期
2 劳伦斯.M.弗里德曼;刘旺洪;;存在一个现代法律文化吗?[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8年0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吉;;中国是《劳动合同法》危机[J];竞争力;2009年03期
2 胜秋;;代签劳动合同 没有法律效力[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3 刘莹;;劳动合同加盖劳动者私章是否有效[J];人事天地;2011年04期
4 ;导言[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5 剑华;;《劳动合同法》背后的劳资博弈[J];黄金时代;2008年03期
6 梁达;;谨防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专家”[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7 张立君;;法律咨询[J];分忧;2011年03期
8 任宣;;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组来粤检查[J];人民之声;2011年08期
9 ;仲裁庭录[J];当代工人;2011年10期
10 苏汉宁;;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J];江门文艺;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万春;;学术期刊编辑的若干困惑[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张英;李时群;徐建华;;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发展策略[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中新;;从人口角度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叶孟魁;;瞿秋白关于资本主义国际化的思考[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6 汪宇明;;国际化背景下的旅游强国战略与地方响应——兼论上海与内地的旅游互动关系[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陈光宇;吴畏;顾凤南;周春莲;;《数学年刊》国际化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探索[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邱明杰;;数字化期刊带给传统(纸介)媒体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郭建宏;;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探讨[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曾莉;吴惠勤;黄晓兰;张宇明;吴秋玲;;学术类科技期刊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季先;别让劳动合同法承载太多[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关怀;制订《劳动合同法》适应客观需求[N];中国企业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关怀;对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绝不可等闲视之[N];法制日报;2008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 林嘉;博弈与平衡:劳动合同法诞生记[N];光明日报;2011年
5 徐亚华;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N];南通日报;2007年
6 刘武俊;摆在人们面前的法治考卷[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路平;压缩法律“弹性”与扩大博弈空间不矛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8 陈雪频;《劳动合同法》到底保护了谁?[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贾林男 实习生 詹宇昆;劳动立法进程提速[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全国工商联法律部劳动立法专题调研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鲁桐;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芮建武;操作系统国际化基础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8 徐顽强;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忆平;劳动立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王红枝;企业员工录用和解雇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李丽萍;企业用工机制的劳动法保障[D];湖南大学;2009年
7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青;论《劳动合同法》在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焦岗;我国劳动法制中解雇保护制度的评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1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7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