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的强制缔约义务
本文关键词:用人单位的强制缔约义务
更多相关文章: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 强制缔约义务 无固定期限 劳动者 意思表示 当事人 相对人 缔约内容 义务人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后段规定,符合该款所列情形之一时,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据此,劳动者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用人单位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 强制缔约义务 无固定期限 劳动者 意思表示 当事人 相对人 缔约内容 义务人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后段规定,符合该款所列情形之一时,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据此,劳动者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用人单位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该类案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宏伟;民法中意思表示错误类型及其救济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清池;;作为财团的信托——比较法上的考察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马力,李国强;论保险合同的有利解释原则[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曾尔恕,黄宇昕;中华法律现代化的原点——沈家本西法认识形成刍议[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9 朱庆育;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10 唐莹;论意思表示错误——中德民法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颖;叶金花;;论要式欠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童兆洪;民事执行权的理论构建[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声炜;契约自由研究——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朱凡;人的担保基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李迎宾;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鹏慧;论合同法的形式理性[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邓晓霞;法人权利能力范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张悦;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盛蔚;合同成立与生效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于猛;公司内部人员短线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王长发;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肖伟志;WTO与我国公共企业规制之立法对策[D];湘潭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两次剥离不良贷款的反思[J];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曦;杨桂林;;规范劳动管理 防范法律风险[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年08期
2 江信红;栗宏豪;;用人单位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3 蒋晟;;双重劳动关系须订立劳动合同[J];人事天地;2010年20期
4 ;政策问答[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8期
5 ;专家答疑[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6 王庆华;;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就业;2007年09期
7 颜东岳;;用虚假简历应聘,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8 张财;;高校毕业生签订合同需谨慎[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9期
9 曹佩;;《劳动合同法》在湖南省益阳市的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10 ;小保信箱[J];就业与保障;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6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7 李俊丽;;当前形势下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难题及其分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望;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伎俩曝光[N];西部法制报;2011年
2 黄红芳;江苏: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要双倍付薪[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宫秀美 张培禄 山东省东营市人社局;企业违法用工 成本成倍上升[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4 本报法律事务中心特邀律师 马国华;用人单位合并或分立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吴彩华;我区坚决制止用人单位劝辞职工行为[N];华兴时报;2007年
6 王光宇邋记者 董国勋;坚决制止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劝辞职工[N];大连日报;2007年
7 高柱;坚决制止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行为[N];工人日报;2007年
8 小禾;《劳动合同法》规定:优先留用需要扶养老人的被裁减人员[N];中国老年报;2007年
9 本报法律事务中心特约律师 马国华;适应《劳动合同法》实施企业劳动规章制度需及时“晾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尽快让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步入正轨[N];工人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倩兮;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谷长江;劳动法上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8 宁小凤;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夏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杜莹;预告解除权立法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0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1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