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从法庭走向街头——“大调解”何以将工人维权行动挤出制度化渠道

发布时间:2017-08-08 00:16

  本文关键词:从法庭走向街头——“大调解”何以将工人维权行动挤出制度化渠道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 大调解 维权 维稳 法治


【摘要】:转型期中国大规模的劳动立法和多次司法改革,鼓励维权工人寻求司法救济以获得更公正的劳动争议处置。然而,2010年以来国家推动的"大调解"运动强调将社会冲突交由基层组织和非司法机构进行调解,导致劳动争议处置过程的"去司法化"和处置结果的种种不公。结果,工人"准司法化"的维权观和国家"去司法化"的维稳观形成张力,产生了"挤出效应":制度内维权经历(包括向劳动监察投诉举报或提出过劳动仲裁诉讼)通过降低工人对调解者公正性的认知,间接地降低了工人对制度内维权渠道的偏好而提升了他们对制度外维权渠道的偏好。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劳动争议 大调解 维权 维稳 法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模式研究”(11JJD840018) 中山大学985三期专项资金 中山大学社会建设论坛专项基金 广东省高等院校珠江学者资助计划 广东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广东和谐社区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
【分类号】:D922.5;D412.6
【正文快照】: 一、研究问题2012年12月4日下午,广东省汕头市陈店镇一位内衣厂员工因与老板产生劳资纠纷而纵火烧厂,导致14人死亡、1人受伤。该事件暴露了这一“中国内衣名镇”普遍存在的讨薪纠纷,以及当地基层干部调解劳资冲突时逼迫工人向老板下跪和扣取“调解费”等行为①。这一事件实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广怀;;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J];开放时代;2010年05期

2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3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解瑞卿;;行政诉讼调解勃兴之三重动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姚显森;;论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的法律监督[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4 王慧娟;;伤残农民工:权力处境及增权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5 金连涛;;罪刑法定原则下的能动司法——以常熟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实务为视角[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李语嫣;王聪;;超越公力救济中心主义——读《论私力救济》[J];研究生法学;2010年06期

7 易继明;;当代法学的历史使命——以中国法治建设为指向的法对策学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韩秀义;;阐释一个真实的中国宪法世界——以“宪法常识”为核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徐亚文;邓珊珊;;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语义与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10 刘拓;韩钰;;2010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涛;;年龄与职业门槛——雇用年龄限制的正当性[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郭建勇;;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探究——以民事司法政策变迁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伶俐;;智慧的召唤与不可或缺的自知——“能动司法”语境下的法院裁判[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聂慧萍;;我国20年行政审判权运行的轨迹与启示:从对峙到协调——以行政诉讼协调撤诉现象分析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邢会丽;;法院民事二审调解之辩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宗良;;诉讼调解在审判权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兼“以案论理”析三对核心关系的处理[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庄汉;叶茂;;以司法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从董必武对于法与社会关系的论述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10 陈启超;;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考量[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5 唐清利;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合作治理与规则自治[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7 尹华蓉;论亲告罪的合理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叶托;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吴同;以法治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637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37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