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男女平等就业法的立法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08 03:0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男女平等就业法的立法构建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维护和发展女性权利的法制建设也不断进步。从《宪法》中确立的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到《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具体实施,再加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批保障男女平等就业专门法律的施行,使得我国女性平等就业权的保障和救济制度有了标志性的进步和提升。但是这些法律条文还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救济体系,甚至在彼此之间还存在一些冲突。譬如在现有的法律之中对于女性的就业权救济所适用的范围被局限在了确立劳动合同法律关系这一有限的领域,而对于求职中以及退休时所发生的性别歧视则不在现有的法律保护之内。笔者认为,职场之中的女性遭遇性别歧视的差别待遇可能发生在职场中的三个阶段,包括职场入口(工作机会不均等)、职场运营(待遇和发展的歧视)以及出口(“歇业”的性别歧视),因此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对这一整个流程中所产生的对女性就业权歧视问题予以监督和约束,对违法行为及时实施制裁,以保障女性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平等就业的法治目标。 本文从多个视角分析男女平等就业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男女平等就业法的建议。笔者认为,构建我国的平等就业法必须着力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必须在法理上明确界定男女平等就业权以及性别歧视等相关概念;二是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如设立男女平等委员会,负责处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投诉,并及时地给受害女性提供法律帮助,甚至还可以做出监督和约束用人单位的法律制裁;三是建立专门的救济程序,并与我国现有的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合理衔接;四是建立完善违法责任的监督和追究制度。
【关键词】:男女平等 就业权 法治 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论9-15
- 一、平等就业法研究的时代背景9-10
- 二、平等就业法的研究动态10-13
- 三、平等就业法的研究视角13-15
- 第一章 保障男女平等就业权的理论依据15-20
- 第一节 从生理性别到社会性别15-17
- 第二节 就业性别歧视的法经济学根源17-18
- 第三节 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国际法分析18-20
- 第二章 构建男女平等就业法的现实必要性20-33
- 第一节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21-26
- 第二节 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制度的缺陷26-33
- 第三章 构建我国的男女平等就业法33-43
- 第一节 男女平等就业法的立法宗旨33-34
- 第二节 男女平等就业法中概念的界定34-37
- 第三节 男女平等就业法中的机构与程序37-40
- 第四节 男女平等就业法的相关配套体制的健全40-43
- 结语43-45
- 附录45-47
- 参考文献47-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耀雄;我国“就业歧视”的法理分析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汉思;;消除就业歧视的法律对策分析[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12期
3 刘秀兰;周未来;;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以经济学为分析视角[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4 徐桂兰;蒋先福;;妇女平等就业的理论基础与立法建议[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12期
5 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6 谢增毅;;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J];法学杂志;2008年05期
7 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制度及实践研究[J];河北法学;2008年11期
8 林嘉;;论我国就业歧视的法律调控[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9 危怀安;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10 林勤青;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者人本”思想[J];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637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3788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