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上海高校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5:25

  本文关键词:上海高校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务派遣 高校员工 管理研究


【摘要】: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就业方式、一种非标准劳动关系,在我国从发生、发展到繁荣的二三十年里,在政府主导、支持下,承担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促进就业的历史责任,但同时也成为一些不法劳务派遣组织和用工单位损害劳动者权利,追求企业用工成本最小化的工具,因此受到学界、实务界和各级工会组织褒贬不一的评价。我国的劳务派遣经历了外资企业使用派遣的萌芽阶段、促进就业和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初步发展阶段以及《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的快速发展阶段。 上海市高校劳务派遣随我国社会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同步发展,经历了以临时工形式出现的劳务工、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的不同阶段,《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被更广泛的接受和使用。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部分高校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以及S学院劳务派遣员工工作状况调查,分析了高校实施劳务派遣的主要原因及高校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的不足,如高校劳务派遣管理尚需进一步规范,与在编教职工管理比较,高校作为用工单位的管理还存在缺位现象,高校劳务派遣员工薪酬相对较低、缺乏归属感、存在不公平感、职业发展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形成了新的身份管理,对高校聘用制度进一步实施形成的不利影响,与高校合作的劳务派遣企业存在着“以派遣之名行代理之实”现象,未充分发挥作为用人单位的作用和责任;高校的劳务派遣工自身对劳务派遣的形式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等等。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论文从政府宏观角度、高校管理角度、劳务派遣公司角度和劳动者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取消高校事业编制,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建议劳务派遣组织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员工管理,组织相应培训;建议劳动者熟悉和了解劳务派遣法律关系及其特点,了解劳务派遣企业和高校,进行有效沟通,规划职业生涯,尽早加入工会掌握维权武器;建议高校管理者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进行反思,理性思考使用劳务派遣的利弊,准确评判和使用劳务派遣,在法律框架下规范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工作程序,积极沟通协调,重视并发挥劳务派遣员工积极性,使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能真正在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劳务派遣 高校员工 管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部分 绪论10-32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第二节 劳务派遣理论概述12-26
  • 第三节 国内劳务派遣研究现状综述26-32
  • 第二部分 上海高校劳务派遣发展历史与现状32-58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劳务派遣用工的发展32-35
  • 第二节 上海高校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35-46
  • 第三节 基于《劳动合同法》框架下高校劳务派遣员工管理46-58
  • 第三部分 问题与对策58-72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劳务派遣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58-62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62-72
  • 结论72-73
  • 附录73-78
  • 参考文献78-81
  • 后记8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宝玲;李伟;丁锦希;;高校后勤劳务派遣实践绩效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娟;基于心理契约的派遣制员工管理模式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黄文容;ZS职院食堂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1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51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