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德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0:28

  本文关键词:德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 反就业歧视 法律规制


【摘要】:德国以法律手段规制就业歧视的基本导向是在实体法上合理限制契约自由,辅以程序手段积极实现平等就业权。具体表现为在抗辩事由的确定上,在私人自治原则的基础上限制私权、集中指向雇主抗辩事由以及坚持共性概括与个别类型特殊处理;在就业平等权实现的层面上强调分配正义原则下的雇主积极义务和受歧视者获得救济的权利;在司法层面上坚持在事实推定的基础上减轻就业者的举证责任,并建立专门机构协助诉讼。德国以法律手段规制就业歧视的理念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作者单位】: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德国 反就业歧视 法律规制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第47批)资助项目“劳动法请求权体系之架构——以德国法为中心的考察与制度本土化讨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法请求权体系之架构——以德国为中心的考察与制度本土化讨论”(立项号:12YJC82006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51.6;DD912.5
【正文快照】: 二战之后,德国对纳粹时期的种族歧视和文化歧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反歧视法律体系,但是这个体系主要在公法层面上展开,在私法领域仅体现为《民法典》中零散的规定和一些旨在平衡劳资双方地位的单行立法中,如《解雇保护法》(Kündigungsschutzgesetz)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增毅;;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 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保华;;“隐蔽雇佣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2 刘廷华;;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及其借鉴意义[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杜社会;;论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宪法互动——以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为中心的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王若磊;;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对策研究[J];朝阳法律评论;2013年01期

5 刘晓农;叶萍;;美国、英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6 蓝蓝;冯楚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与法律;2012年01期

7 卢维;;浅谈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J];科技视界;2013年32期

8 周伟;;不受歧视权及其实施[J];理论与改革;2014年03期

9 王琼;胡静;;劳动力市场政府管制:国内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10 齐延平;于文豪;;中国人权法学的学科独立性初探——以2008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左迪;美国联邦法院对反性别就业歧视案件的裁判[D];厦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亦彦;《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实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韩红颍;我国职场性别歧视的法律应对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杨涛;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法治路径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亦彦;《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9年

5 陈倩;论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6 严思源;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禹达平;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曹金林;我国人才立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石芳萍;公务员录用歧视的立法规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郭建娟;论差别原则在反歧视法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制[J];甘肃农业;2005年09期

2 张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制[J];甘肃农业;2005年10期

3 张卫东;;美国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规制[J];中国就业;2006年03期

4 魏雅华;;对就业歧视说“不”[J];政府法制;2006年05期

5 胡彩霄;;我国禁止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教玲;;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建议[J];政府法制;2007年18期

7 朱怡婷;;浅论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则[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8 赵建福;;反就业歧视立法若干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2007年11期

9 李延英;;政府莫为“就业歧视”推波助澜[J];楚天主人;2007年12期

10 王业琴;周伟;;析就业歧视之表现及应对措施[J];山东人大工作;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于雪峰;王旭军;;妇女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探微[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方丹;我国首次发布反就业歧视研究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李环;就业歧视真不可避免吗[N];法制日报;2007年

3 珑铭;国家机关带头是就业歧视泛滥推手[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张建新 张轶帆;南开等14所高校反对就业歧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07级大学生 胡旭 闫宁 赵玉鹏 蒋骏龙 王伟 潘旭鹏;大学生调研 就业歧视“易感”群体[N];北京日报;2009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李静 陈佳敏;11所高校调查显示超半数毕业生曾遭就业歧视[N];中国改革报;2010年

7 李清;公考不存在就业歧视吗?[N];科技日报;2011年

8 记者 万静;江西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起诉[N];法制日报;2012年

9 记者 田享华 实习生 项丽贤;艾滋就业歧视获赔第一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10 玫昆仑;让“非名校就业歧视”休矣[N];工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杰力;中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强;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宋茂利;反就业歧视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肖力群;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探析[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邈;转型期间中国特殊形态就业歧视的法律分析和对策[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志亮;试析我国就业歧视问题[D];复旦大学;2009年

6 温志锋;我国规制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滕少艳;美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黄常勇;就业歧视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昊;香港特别行政区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雷亚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2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32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0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