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中的倾斜保护
发布时间:2017-09-12 09:05
本文关键词:论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中的倾斜保护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的劳动权是其获得生存权的必要条件,丧失了劳动权,他们的生存就没有了保障。在现实的生活中,农民工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被侵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涉及农民工劳动权受侵害的纠纷数量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断上升。在这种状态下,司法机关采取何种思路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司法的任务是定纷止争,实现社会公平,让法律的正义惠及每一个平等的主体,在司法程序运行的过程中,法官作为“法律帝国王侯”掌司正义,主持社会公道就不能不考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倾斜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的合法利益。 本文除摘要与引言外,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阐述了农民工劳动权受侵害的社会现实。第二部分是农民工劳动权受损害的司法考察。笔者对所在法院今年受理的所有的711件劳动纠纷案件进行摸底,从中挑出全部涉及农民工的劳动纠纷案件210件进行考察,得出了农民工劳动签约率偏低等五个问题,接着提出了农民工劳动权受损害的司法判断。根据前面的考察结论,得出了农民工对司法解决问题信心不足等三个司法判断。第四部分阐述了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理论基础,主要从人权理论、司法扶弱理论、追求实质平等以及弥补农民工社会资源不公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五部分是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宏观思路,从解决纠纷的功能上,裁判依据的探寻上,审判程序的运用上,在案件的实体处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部分阐述了农民工劳动权倾斜保护在审判实务上的七种具体做法。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滞后于审判实践的发展需要,在审判实践当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有着不同理解和处理方式。当法律有明确规定时,按法律的规定进行审判理所当然。然而,当法律规定未明或存在不同理解时,在具体审判中就应以倾斜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的原则进行实体处理。
【关键词】:农民工 劳动权 司法 倾斜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一、问题的提出11-14
- 二、农民工劳动权受损害的司法考察与判断14-20
- (一) 关于农民工劳动权受损害的司法考察14-18
- 1. 关于农民工劳动签约率的考察14-15
- 2. 关于农民工诉讼请求情况的考察15-18
- (二) 农民工劳动权受损害的司法判断18-20
- 1. 农民工对司法解决问题信心不足18
- 2. 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实质上的不平等18-19
- 3. 农民工享有权利与用人单位承担义务的失衡19-20
- 三、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理论基础20-28
- (一) 人权理论是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基础理论20-22
- 1. 人权发展概说20-21
- 2. 劳动人权理论21-22
- (二) 司法扶弱理论是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运行依据22-23
- 1. 司法权行使的人民性22
- 2. 司法权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正当性22-23
- 3. 司法保护弱势群体原则的具体实现23
- (三) 追求实质平等是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正当性基础23-26
- 1. 两种平等观: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23-25
- 2. 追求实质平等的必然性25-26
- (四) 弥补资源分配的不公是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现实原因26-28
- 1. 城乡二元结构的天然不公26
- 2. 农民工付出与收入的不对称26-27
- 3. 基于分配公平的倾斜保护27-28
- 四、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实践路径28-44
- (一) 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宏观思路28-30
- 1. 在解决纠纷的功能上,增强农民工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的信心28
- 2. 在裁判依据的探寻上,遵循倾斜保护农民工原则28-29
- 3. 在审判程序的运用上,充分保障农民工的诉讼权利29-30
- 4. 在案件的实体处理上,强化用人主体的社会责任30
- (二) 农民工劳动权在司法领域倾斜保护的细节处理30-44
- 1. 在用工关系的审查上,避免做出劳务关系的认定30-32
- 2. 在工伤损害赔偿的救济上,尽量拓展救济途径32-34
- 3. 在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上,适当减轻农民工的举证责任并适用有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则34-37
- 4. 对因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引起的争议,严格审查其调整行为的合理性及合法性37-39
- 5. 在用人单位以农民工违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中,对解除行为实行严格审查制39-41
- 6. 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雇农民工的案件中,判决用人单位承担律师代理费41
- 7.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可灵活保护农民工的双重劳动关系41-44
- 结论44-46
- 附:笔者所在法院受理210 例农民工劳动纠纷案件46-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峰;;关于农民工维权问题的几点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2期
2 何延军;张建兵;;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与劳动法律的完善[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3 陈少英;;和谐社会与弱势群体的财税法保护[J];法学;2007年03期
4 汪双霜;;浅谈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5 赵德刚;;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法治研究;2008年04期
6 马跃;“民工荒”问题的法学思考[J];河北法学;2005年04期
7 蒋慧;张忠民;;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实现与政府责任[J];河北法学;2006年02期
8 康耀江;;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农民工”权益保障[J];河北法学;2007年05期
9 刘光旭;;转型时期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几点思考[J];江南论坛;2006年01期
10 李斌;臧胜业;;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洪亚敏;[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刚;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6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3629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