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
本文关键词: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法 劳动契约 劳动基准制度 劳动监察制度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相对于用工者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其与用工者在订立与履行劳动契约过程中,实质上是以法律的形式平等掩盖了双方的实际不平等地位。这就要求现代劳动法应以约束和规范用工者劳动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立法价值取向,要在法律上形成劳动基准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劳动监察制度,运用法律手段衡平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当代中国的劳动法制建设而言,同样需要我们做到劳动立法、司法与执法工作并举,形成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机制。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法 劳动契约 劳动基准制度 劳动监察制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FX026)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动法的产生,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将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工群体的利益要求和基本权利予以明确并加以保护,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法治发展。劳动法要真正起到衡平劳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保护劳工基本权益的作用,就必须既要在劳动用工关系中强制实施劳动基准制度,更要形成强有力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彦君;试论我国工资立法的原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5期
2 史探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劳动立法[J];法学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荣;;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一)[J];三江学院学报;2006年Z1期
2 秦国荣;;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二)[J];三江学院学报;2007年Z1期
3 朱爱武;;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与中国工会的应对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张作川;;论《劳动法》的修改与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林海榕;;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劳动“新法”全民预备[J];大江周刊(焦点纪实);2007年12期
7 唐成勇;;劳动者,终于戴上了安全帽——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之际[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4年10期
8 ;关于认真贯彻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通知[J];中国劳动保障;1999年12期
9 郑国华;;劳动者的“尚方宝剑”——欢呼《劳动法》颁行[J];人民政坛;1995年04期
10 箬竹;;劳动者的保护神——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J];北京观察;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俊丽;;当前形势下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难题及其分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4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姜俊禄;;依法治国与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余晓光;;劳动法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田思路;;金融危机下就业者保护的多元化——“劳动者”概念与“劳动者性”之界定[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静伟;劳动法宣传进企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N];拉萨晚报;2010年
2 记者解晓静;我市努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N];金昌日报;2010年
3 记者 汪晓山 通讯员 李觉新 刘志强;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黄冈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赵雪梅;云龙多管齐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大理日报(汉);2009年
5 陈远龙;我市多措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遵义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梁进军;中旗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7 徐建华 (江西·进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能“被委代办”[N];人民代表报;2010年
8 刘诚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强化工会“突出维权”功能 推动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9 记者 邓丽慧;兵团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兵团日报(汉);2011年
10 记者 傅晓峰;涉及劳动者合法权益重点问题要联合执法[N];济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善明;企业劳动契约剩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我国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应对WTO劳工标准议题的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2 曾琳;工作场所性骚扰的劳动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卢文娟;新劳动法背景下企业雇佣政策选择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潘正雨;在校生劳动法主体资格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与立法建议[D];湖南大学;2010年
5 单睿;劳动契约性质的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6 孙博;劳动监察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平;法国劳动法中的解雇权[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吴迪;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凤娇;家政工人权益的劳动法保护[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10 乔书;劳动法对企业高管的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36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3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