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从“东航飞行员罢飞”案看我国罢工权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17-09-18 12:13

  本文关键词:从“东航飞行员罢飞”案看我国罢工权的立法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罢工权 罢工立法 劳资纠纷解决途径


【摘要】:一提起罢工,人们的脑海里大多会浮现起旧社会工人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罢工运动,但实际上这是对罢工活动的片面理解,那只是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政治罢工。作为经济利益表达形式和劳资纠纷解决途径的经济性罢工,则是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必需。规范的罢工是社会的一道"安全阀",不仅不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反而会有助于矛盾的合理解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罢工是个不可回避的纠纷解决途径,与其遮遮掩掩,对其打压或放任自流,无法可依,不如完善罢工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罢工行为,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罢工权 罢工立法 劳资纠纷解决途径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08年3月31日,东方航空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版纳、芒市、思茅和临沧6地14个航班发生了诡异的“返航”:航班飞到目的地上空后,乘客被告知无法降落,又都飞回昆明。对此,东航始终坚称是天气原因使然;但也有消息称是东航飞行员“罢飞”(《公司怨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苗罕,姚宏敏,郑磊;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J];法学;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先磊,游四军,苏静;关于保护和完善公众知情权的思考——从非典型肺炎看公众知情权的重大意义[J];长白学刊;2003年04期

2 柯燕云;;试论我国公民知情权及其实现与法律保障[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3 李湘刚;罢工权的宪法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高景芳;宪法视野中的公民知情权[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5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6 董文军;消费者的知情权[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7 迟景明;孙波;;社会保障权的基本概念辨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章志远;论公民请愿自由[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肖燕雄;尹熙;;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存续基础与前提——以美国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制度为参照[J];对外大传播;2005年12期

10 刘安福,王协舟;浅析现行文件开放利用服务中的法律问题——从法律依据与法律应用维度[J];档案时空;200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艾国;党员权利的实现与党内民主建设[D];清华大学;2004年

3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马存利;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龙;行政知情权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纪建文;知情权论[D];山东大学;2005年

7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8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9 董文军;平等视野中的消费者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艳滨;情报公开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陈文华;中国人力资本市场中的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3 李文骥;中国的宪法诉讼探讨[D];郑州大学;2002年

4 王雪梅;论行政法中的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龙柳涛;论迁徙自由权[D];湖南大学;2003年

6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梁恒;关于侵害中学生体育权利行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莉;国际贸易中劳工权利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周军;学生权利问题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胡宇鹏;新闻权论[D];湘潭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凯;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五一;;在劳动关系变局中抢占先机[J];中国律师;2010年09期

2 李冬明;籍明明;刘锦龙;;论转型期我国外资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3 李琪;;启动集体谈判的“潜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研究所所长 张文山;修改劳动法应明确罢工权、不当解雇和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N];广西政法报;2004年

2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胡星斗;防止劳资矛盾成官民冲突[N];北京科技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屈晓燕;新《工会法》让工人心更宽[N];中国企业报;2001年

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郑桥;集体合同制度之中国模式[N];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余宇;中国运动员劳动权法制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庞铁力;劳动权及其救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位国;论罢工权的规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董新丽;罢工权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林倩;试论罢工权立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刁晨航;罢工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刘腾腾;罢工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继东;中国罢工权立法必要性研究及制度设计[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8 胡发明;罢工权法律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窦国强;我国罢工立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卢琼;“体面劳动”视角下我国劳动者罢工权问题的法律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5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75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