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农民工:不能被赋权的群体
发布时间:2017-10-07 15:21
本文关键词:伤残农民工:不能被赋权的群体
【摘要】:当前,针对农民工的各种劳动法律保护和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但与此同时,农民工,尤其是伤残农民工的命运却依然悲惨。赋权(empowerment)的努力并没有改变无权者(powerlessness)的实际状况,他们依然在维权的道路上颠沛流离。 本文通过对伤残农民工维权过程的深入剖析,认为造成这种制度悖论的原因在于伤残农民工的维权道路上存在着一个与赋权完全相反的剥权(de-powerment)的过程,剥权是指被赋权群体虽然名义上获得了其应有的权力,但在其主张自身权益的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与赋权完全相反的“合法”的剥夺权力的过程。“合法”地被剥夺权力是指这种剥夺是在制度实践运作过程中以制度连接(institutional interlink)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制度连接意指行动者通过制度运作中的不良变通和连接制造制度性障碍,从而使得一种有意安排的制度不匹配(unmatched)得以出现,被赋权群体面对的是制度安排造成的无奈和无助,从而进入一个无法摆脱的维权的困局。 本文主要对剥权过程的内在逻辑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资本和地方权力体系在制度运作实践中形成的去合法性(delegitimation)、增大维权成本、对制度的选择性利用和弱化社会支持四种制度连接机制。以此为基础,本文认为伤残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制度悖论是由文本或话语(rhetoric)层面的赋权和实践(practical)层面的剥权而构成的。对这一制度悖论的深入认识必须结合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权力、资本和劳工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关键词】:劳工研究 剥权 制度连接 伤残农民工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22.5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伤残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悖论7-17
- 1.1 概要7-8
- 1.2 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断完善:针对农民工的赋权努力8-10
- 1.3 伤残农民工权益的现状10-14
- 1.3.1 农民工总体中工伤的发生和处理10-11
- 1.3.2 伤残农民工的权益现状11-14
- 1.4 制度连接机制使伤残农民工权益严重受损14-17
- 第二章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17-30
- 2.1 赋权视角的悖论17-18
- 2.2 社会学视角中的劳工与法律18-23
- 2.2.1 社会学视角中的法律18-19
- 2.2.2 一种被忽视的社会学传统:对劳工与法律关系的关注19-23
- 2.3 本文的分析视角: 剥权与制度连接23-26
- 2.3.1 赋权、无权、去权与剥权23-25
- 2.3.2 以制度连接形式出现的剥权25-26
- 2.4 方法与资料26-28
- 2.4.1 研究对象的选取26
- 2.4.2 具体研究方法26-28
- 2.4.3 资料28
- 2.5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局限28-30
- 第三章 制度连接的机制之一:去合法性30-39
- 3.1 对农民工使用假身份证的利用30-34
- 3.2 迫使工人用假名住院34-35
- 3.3 工厂不进行工商注册35-37
- 3.4 利用工人的过激行为37-39
- 第四章 制度连接的机制之二:增大维权成本39-49
- 4.1 拖延时间与恶意诉讼39-45
- 4.2 提高工人获取证据的成本45-49
- 第五章 制度连接的机制之三:对制度的选择性利用49-57
- 5.1 劳动争议制度内通过变通和连接进行选择49-50
- 5.2 对劳动争议发生时效的利用50-51
- 5.3 利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51-54
- 5.4 对证据的巧妙利用54-57
- 第六章 制度连接的机制之四:弱化社会支持57-64
- 6.1 弱化工友的支持57-59
- 6.2 对求助行为的限制59-62
- 6.3 对民间维权力量的限制62-64
-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制度运作的隐性剥夺64-76
- 7.1 制度悖论:法律的不断完善与依然艰难的维权过程64-66
- 7.2 剥权的过程:制度连接的机制与层次66-69
- 7.3 赋权的话语与剥权的实践69-71
- 7.4 制度悖论与市场转型中的权力、资本与劳工71-74
- 7.5 本研究的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和声明80-81
- 本人简历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林刚;朱昌华;;伤残农民工“私了”的去权机制分析——以激发权能理论为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心红;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社会影响评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雨;纺织行业女工劳动权益保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8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8859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