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治理校园欺凌立法刍议
发布时间:2021-04-13 10:07
传统法律部门虽建构了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基本规则,相关的专门性文件进一步增强了校园欺凌治理的针对性;但目前我国仍存在校园欺凌的立法形式分散、立法理念畸偏以及内容缺漏等问题,导致了校园欺凌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因此,为了建立常态化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我国应推进校园欺凌治理的专门立法,确立零容忍的基本理念,厘定"校园欺凌"含义,从而构建系统化的专门法律体系和多部门高度协作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
【文章来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28(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立法现状
2 我国治理校园欺凌立法的不足
2.1 校园欺凌立法形式分散导致“运动式”治理
2.2 校园欺凌立法理念畸偏导致举措疲软
2.3 内容缺漏导致缺乏可操作性
3 我国治理校园欺凌立法的改进
3.1 治理校园欺凌专门立法的推进
3.2 治理校园欺凌立法的理念改进
3.3 治理校园欺凌立法的内容改进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校园欺凌的法治化防控[J]. 刘建,闻志强.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3)
[2]法治视阈下校园欺凌的治理路径——以日本实践经验为借鉴基础[J]. 刘旭东. 当代青年研究. 2018(06)
[3]我国反校园欺凌立法问题检视[J]. 张斌.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2)
[4]我国校园欺凌法律规制体系的建构[J]. 孟凡壮,俞伟. 教育发展研究. 2017(20)
[5]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制度缺失与完善[J]. 尹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4)
[6]校园欺凌治理的跨学科对话[J]. Cen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n Youth Legal Education by MOE (ECNU);Law Schoo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2)
[7]欺负与反抗:个人的经历[J]. 黄向阳. 中国德育. 2016(06)
[8]现代立法理念论[J]. 高其才.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1)
[9]法治的悖论[J]. 杨解君. 法学. 1999(06)
本文编号:3135101
【文章来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28(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立法现状
2 我国治理校园欺凌立法的不足
2.1 校园欺凌立法形式分散导致“运动式”治理
2.2 校园欺凌立法理念畸偏导致举措疲软
2.3 内容缺漏导致缺乏可操作性
3 我国治理校园欺凌立法的改进
3.1 治理校园欺凌专门立法的推进
3.2 治理校园欺凌立法的理念改进
3.3 治理校园欺凌立法的内容改进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校园欺凌的法治化防控[J]. 刘建,闻志强.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3)
[2]法治视阈下校园欺凌的治理路径——以日本实践经验为借鉴基础[J]. 刘旭东. 当代青年研究. 2018(06)
[3]我国反校园欺凌立法问题检视[J]. 张斌.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2)
[4]我国校园欺凌法律规制体系的建构[J]. 孟凡壮,俞伟. 教育发展研究. 2017(20)
[5]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制度缺失与完善[J]. 尹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4)
[6]校园欺凌治理的跨学科对话[J]. Cen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n Youth Legal Education by MOE (ECNU);Law Schoo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2)
[7]欺负与反抗:个人的经历[J]. 黄向阳. 中国德育. 2016(06)
[8]现代立法理念论[J]. 高其才.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1)
[9]法治的悖论[J]. 杨解君. 法学. 1999(06)
本文编号:3135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3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