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险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6:0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我国农民工也成为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群体。他们虽然离开乡土进城做工,却无法摆脱农民的烙印。森严的用工制度和户籍制度使他们虽生活、工作在城市,却在城市中无法找到归宿。但是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已经离不开农民工。据统计,到2005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达到12000万人。我国每三个产业工人中,就有两个是农民工。这样数量庞大的群体,却由于组织弱化,诉求渠道不畅通,无法行使自身利益表达权,以致生存、发展权受到严重侵害。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其著作《新发展观》中指出:“社会发展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我国政府关注民生,以科学发展作为治国理念。1亿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通过社会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来承担、转化、分散风险,以此来保护农民工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权益。法律是保障权益的利器,而立法即是对利器的铸造。本文所要研究的,便是利器的铸造过程——农民工社会保险立法。文章第一部分简述了农民工的自身基本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本情况,分析农民工产生的原因以及其社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部分对现有农民工参与的四种...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概述
(一) 农民工身份情况
1.农民工界定
2.农民工的特点
3.农民工的划分
4.农民工产生的原因
(二) 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基本情况
1.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
2.农民工社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
(一) 现有模式
1.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城保"模式
2.依附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双低"模式
3.专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综合保险"模式
4.纳入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农保"模式
(二) 创建新的"整体规划、梯度推进、相互衔接"模式
1.整体规划
2.梯度推移
3.相互衔接
三、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制度安排
(一) 农民工社会保险险种建立的顺序
1.各险种建立顺序的依据
2.各险种建立顺序
(二) 农民工社会保险异地转移
1.农民工社会保险异地转移现状
2.建立有效的异地转移机制
(三) 农民工社会保险资金筹集
1.用人单位
2.政府
3.个人
四、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立法建议
(一) 立法之争议
(二) 立法体例
(三) 立法内容
1.工伤保险
2.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
4.养老保险
5.生育保险
(四) 相关立法的修改
1.修改《土地管理法》中有关"土地退出"的规定
2.在《刑法》中增设"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对策[J]. 金正帅. 安徽农学通报. 2008(24)
[2]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情况 新问题——基于深圳、上海的实地调研[J]. 华迎放. 今日中国论坛. 2008(06)
[3]广东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初探[J]. 王鸿诗. 改革与开放. 2008(03)
[4]对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评估[J]. 吕学静,王增民. 劳动保障世界. 2008(02)
[5]农民工法律地位探微——一个平等的视角[J]. 唐鸣,杨正喜. 学习论坛. 2007(03)
[6]我国社会保险立法中的养老保险问题[J]. 尤雪云. 工会博览. 2005(17)
[7]成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研究[J]. 胡务,张伟. 农村经济. 2005(02)
[8]中国区域梯度分布的综合评价[J]. 李国平,刘静. 工业技术经济. 2004(05)
[9]论农民工合法权益之法律保障[J]. 于定勇. 社会科学. 2004(08)
[10]论劳动权益的刑法保护[J]. 孙燕山,孙凤君,顾维忱. 政治与法律. 2004(02)
本文编号:3135597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概述
(一) 农民工身份情况
1.农民工界定
2.农民工的特点
3.农民工的划分
4.农民工产生的原因
(二) 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基本情况
1.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
2.农民工社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
(一) 现有模式
1.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城保"模式
2.依附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双低"模式
3.专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综合保险"模式
4.纳入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农保"模式
(二) 创建新的"整体规划、梯度推进、相互衔接"模式
1.整体规划
2.梯度推移
3.相互衔接
三、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制度安排
(一) 农民工社会保险险种建立的顺序
1.各险种建立顺序的依据
2.各险种建立顺序
(二) 农民工社会保险异地转移
1.农民工社会保险异地转移现状
2.建立有效的异地转移机制
(三) 农民工社会保险资金筹集
1.用人单位
2.政府
3.个人
四、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立法建议
(一) 立法之争议
(二) 立法体例
(三) 立法内容
1.工伤保险
2.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
4.养老保险
5.生育保险
(四) 相关立法的修改
1.修改《土地管理法》中有关"土地退出"的规定
2.在《刑法》中增设"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对策[J]. 金正帅. 安徽农学通报. 2008(24)
[2]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情况 新问题——基于深圳、上海的实地调研[J]. 华迎放. 今日中国论坛. 2008(06)
[3]广东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初探[J]. 王鸿诗. 改革与开放. 2008(03)
[4]对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评估[J]. 吕学静,王增民. 劳动保障世界. 2008(02)
[5]农民工法律地位探微——一个平等的视角[J]. 唐鸣,杨正喜. 学习论坛. 2007(03)
[6]我国社会保险立法中的养老保险问题[J]. 尤雪云. 工会博览. 2005(17)
[7]成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研究[J]. 胡务,张伟. 农村经济. 2005(02)
[8]中国区域梯度分布的综合评价[J]. 李国平,刘静. 工业技术经济. 2004(05)
[9]论农民工合法权益之法律保障[J]. 于定勇. 社会科学. 2004(08)
[10]论劳动权益的刑法保护[J]. 孙燕山,孙凤君,顾维忱. 政治与法律. 2004(02)
本文编号:3135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3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