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立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09:00
刑法修正案是修正刑法的一种方式,在世界各国都发挥着保持刑法典的稳定和促进刑法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的作用,在我国尤其如此。我国自从颁布1997年刑法以来只出台过一部单行刑法,以后皆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正刑法,足可见我国立法机关对刑法修正案的偏爱。采用刑法修正案模式修正刑法,确实发挥了保持刑法稳定并与时俱进的功能,但是刑法修正案模式在立法理论和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也渐渐浮出水面,探讨这些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全文由导言和五个部分构成。导言部分,简单地论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初衷。第一部分回顾了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背景、特征和意义,阐述了刑法修正案模式存在的必要性,比较了刑法修正案和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以加深对修正案模式的理解;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刑法修正案的时间效力和在判决书中的援引问题,同时对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提出质疑;第三部分论述了刑法修正案的缺陷,主要从修正主体、修正体例和修正技术方面展开,尽力对目前刑法修正案的缺陷作一个较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为完善该模式找到对策提供源头;第四部分描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刑法修正方面的模式和经验,并比较了中外刑法修正的异同,以期对我国刑...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概述
一、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背景、意义
1、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背景
2、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意义
二、刑法修正案的定义、特征
三、刑法修正案与单行刑法以及刑法解释的关系
1、与单行刑法的关系
2、与立法解释的关系
3、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第二章 刑法修正案的司法适用
一、刑法修正案的时间效力
二、刑法修正案在裁判文书中的援引
第三章 修正案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权主体存在违宪之嫌
二、刑法修正案在立法体例上的缺陷
1、关于罪名的体系问题
2、关于“刑法第X 条之一”的问题
3、刑法修正案的颁布形式问题
三、刑法修正案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
1、刑法修正过于频繁
2、罪名确定滞后
3、内容不够周延
4、用语不够严密
5、罪刑不相适应
第四章 中外刑法修正模式的比较
一、国外刑法的修正模式
二、中外刑法修正模式的比较
第五章 刑法修正案模式的完善途径
一、刑法修正案的修正理念需要加以明确
二、刑法修正案的修正技术需要加以提高
1、关于罪名的确定
2、模糊语言的运用
3、空白罪状的应用
三、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权归属应该明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修正案(六)》与我国金融犯罪立法的思考[J]. 卢勤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2]《刑法修正案(六)》视野下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J]. 卢勤忠.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05)
[3]论《刑法修正案(五)》对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完善[J]. 刘艳红,许强. 法学评论. 2006(01)
[4]试论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模式[J]. 黄华平,梁晟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5]《刑法修正案(五)》的立法缺陷及理解[J]. 侯国云. 法学. 2005(05)
[6]刑法修正案的若干思考[J]. 黄京平,彭辅顺. 政法论丛. 2004(03)
[7]论刑法修正案——兼谈刑事立法权之划分[J]. 张波.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04)
[8]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及其整合机制[J]. 杨书文. 中国法学. 2001(03)
[9]海峡两岸侵犯财产罪的立法技术比较[J]. 田宏杰.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9(01)
[10]20年来我国刑事立法的回顾与展望[J]. 高铭暄. 中国法学. 1998(06)
硕士论文
[1]论我国刑法中的空白罪状[D]. 贺宽.华东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3177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概述
一、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背景、意义
1、我国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背景
2、刑法修正案模式产生的意义
二、刑法修正案的定义、特征
三、刑法修正案与单行刑法以及刑法解释的关系
1、与单行刑法的关系
2、与立法解释的关系
3、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第二章 刑法修正案的司法适用
一、刑法修正案的时间效力
二、刑法修正案在裁判文书中的援引
第三章 修正案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权主体存在违宪之嫌
二、刑法修正案在立法体例上的缺陷
1、关于罪名的体系问题
2、关于“刑法第X 条之一”的问题
3、刑法修正案的颁布形式问题
三、刑法修正案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
1、刑法修正过于频繁
2、罪名确定滞后
3、内容不够周延
4、用语不够严密
5、罪刑不相适应
第四章 中外刑法修正模式的比较
一、国外刑法的修正模式
二、中外刑法修正模式的比较
第五章 刑法修正案模式的完善途径
一、刑法修正案的修正理念需要加以明确
二、刑法修正案的修正技术需要加以提高
1、关于罪名的确定
2、模糊语言的运用
3、空白罪状的应用
三、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权归属应该明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修正案(六)》与我国金融犯罪立法的思考[J]. 卢勤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2]《刑法修正案(六)》视野下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J]. 卢勤忠.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05)
[3]论《刑法修正案(五)》对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完善[J]. 刘艳红,许强. 法学评论. 2006(01)
[4]试论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模式[J]. 黄华平,梁晟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5]《刑法修正案(五)》的立法缺陷及理解[J]. 侯国云. 法学. 2005(05)
[6]刑法修正案的若干思考[J]. 黄京平,彭辅顺. 政法论丛. 2004(03)
[7]论刑法修正案——兼谈刑事立法权之划分[J]. 张波.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04)
[8]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及其整合机制[J]. 杨书文. 中国法学. 2001(03)
[9]海峡两岸侵犯财产罪的立法技术比较[J]. 田宏杰.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9(01)
[10]20年来我国刑事立法的回顾与展望[J]. 高铭暄. 中国法学. 1998(06)
硕士论文
[1]论我国刑法中的空白罪状[D]. 贺宽.华东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3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4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