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地方立法的实践困局及破解之策

发布时间:2021-04-30 08:42
  法治建设的推进,需要地方立法提供优质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地方立法应当围绕依法行政管理和解决地方实际问题运转,重点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等问题。公众权益的维护和行政管理的强化,二者之间的权衡往往成为立法过程中的焦点。作为立法草案的供给方,行政管理部门的管制思维越强,民生权益的保护面临的风险越大。立法实践中,法治思维弱、立法理念落后、公众参与度低、地方立法制度不完善等造成的地方立法实践困境,并未完全给维护民生权益、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完美的方案,亟需通过更新立法理念、完善立法制度、加强立法队伍建设等提升地方立法水平,为法治建设提供优质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文章来源】:喀什大学学报. 2019,4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立法的运行范式
    (一)部门供给立法草案
    (二)制度设计协同论证
    (三)法制机构法律审核
    (四)集体研究公开发布
二、地方立法的实践困境
    (一)地方立法理念滞后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立法起草单位法治思维偏弱
    (二)地方立法程序、制度有待完善,公众参与度较低
    (三)立法起草单位草拟立法草案、拟定制度设计避重就轻,存在扩权减责现象
    (四)地方立法队伍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立法能力不足,立法协调难以进行
三、破解地方立法困境的对策
    (一)树立依法立法理念,强化地方立法起草单位法治思维
    (二)规范地方立法运行机制,提升地方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加强立法草案审查,严格地方立法技术规范标准,科学设计立法条款
    (四)强化地方立法能力建设,优化地方立法资源配置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地方立法[J]. 曲.  地方立法研究. 2018(06)
[2]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环节[J]. 李占乐.  团结. 2017(03)
[3]政府利益部门化问题及其治理途径[J]. 字强.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5(04)
[4]公众参与问责活动制度构建的层级安排[J]. 宋涛.  行政与法. 2015(06)



本文编号:3169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69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