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相关问题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21:49
在犯罪学上,行贿和受贿是一种对应或者对合关系,即俗称的“一对一”关系,有行贿必有受贿,而受贿必须有人行贿,它们如同一对孪生兄弟,连体怪胎,关系紧密。据了解,全国在办理的贿赂犯罪案件中,受贿罪的立案数明显高于行贿罪的立案数,这与行、受贿这种具有对合关系的犯罪不相对称。打个比方,如果屋子漏雨了,只顾着在屋里摆满接水的坛坛罐罐,而不及时防漏堵洞,那是劳而无功,治不了根本的。所以,为防止贿赂犯罪的进一步蔓延,笔者认为应首先从源头抓起,对于行贿犯罪,应加大打击力度,严惩行贿人,尤其是恶意腐蚀国家工作人员,严重败坏党和政府形象,甚至危及国家政权稳定的“加害型行贿”,应从严治理。而不能仅仅囿于贿赂犯罪“一对一”的特点和实践中侦查工作取证难的需要,放纵行贿犯罪。本文是基于应从源头治理贿赂犯罪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紧迫性的需要,大胆地提出作为与索贿罪相对应地“加害型行贿”的观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论证应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以完善我国的贿赂犯罪的立法,有效地惩治犯罪。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行贿罪概述,通过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特征的介绍,联系中西方立法的发展,阐明行贿罪的概念和特征、我国关于贿赂犯罪立法的发...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行贿罪及其立法状况
第一节 行贿罪构成的一般描述
一、行贿罪的概念
二、行贿罪的特征
三、行贿罪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我国关于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
一、我国古代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
二、新中国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
第三节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关于贿赂犯罪的立法现状
一、美国的反贿赂立法
二、德国的贿赂犯罪立法
三、新加坡的贿赂犯罪立法
四、日本贿赂犯罪立法与实践
第二章 行贿罪认定的常见争议及其分析
第一节 行贿罪中关于“不正当利益”的争论
一、“不正当利益”的观点综述
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的存废之争
第二节 行贿罪中关于“利益”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 行贿与“赠与”的界限
第四节 行贿与“感情投资”的界限
第三章 “加害型行贿”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加害型行贿的概念提出
第二节 加害型行贿的犯罪动机
一、加害型行贿具有削弱党的领导和破坏政府形象的动机
二、加害型行贿具有扰乱市场经济运行中正常的竞争秩序的动机
三、加害型行贿者有“挟持”国家工作人员为其大开便利之门的动机
第三节 对“加害型行贿”应与索贿给予同等严惩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一人公司行贿适格主体的研究
第一节 一人公司的特征及法律性质
一、一人公司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二、一人公司的法律性质
第二节 一人公司行贿的适格主体
第三节 一人公司中股东恶意规避法律严惩的立法对策
一、完善公司财务监督制度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第五章 完善行贿罪的立法建议
一、建议增设“加害行贿”行为,并从重处罚
二、建议对行贿与受贿应统一刑罚尺度
三、建议增设罚金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衔接问题初探[J]. 姜伟,杜学毅. 人民检察. 2006(24)
[2]对加大打击行贿犯罪力度的思考[J]. 马利亚. 政策. 2005(10)
[3]浅析一人公司[J]. 韩明志. 河北法学. 2004(02)
[4]论我国刑法贿赂罪贿赂范围的重新定位——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要求为标准[J]. 赵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06)
[5]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J]. 谢海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05)
[6]论行贿罪中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J]. 郭晋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06)
[7]论法定刑结构的优化——兼评97’刑法典的法定刑结构[J]. 储槐植,梁根林. 中外法学. 1999(06)
硕士论文
[1]我国一人公司现状及法律规制[D]. 张祥瑜.山东大学 2006
[2]我国行贿罪的立法缺陷及其补足[D]. 李健.吉林大学 2006
[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贿赂罪研究[D]. 高德友.郑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35983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行贿罪及其立法状况
第一节 行贿罪构成的一般描述
一、行贿罪的概念
二、行贿罪的特征
三、行贿罪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我国关于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
一、我国古代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
二、新中国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
第三节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关于贿赂犯罪的立法现状
一、美国的反贿赂立法
二、德国的贿赂犯罪立法
三、新加坡的贿赂犯罪立法
四、日本贿赂犯罪立法与实践
第二章 行贿罪认定的常见争议及其分析
第一节 行贿罪中关于“不正当利益”的争论
一、“不正当利益”的观点综述
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的存废之争
第二节 行贿罪中关于“利益”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 行贿与“赠与”的界限
第四节 行贿与“感情投资”的界限
第三章 “加害型行贿”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加害型行贿的概念提出
第二节 加害型行贿的犯罪动机
一、加害型行贿具有削弱党的领导和破坏政府形象的动机
二、加害型行贿具有扰乱市场经济运行中正常的竞争秩序的动机
三、加害型行贿者有“挟持”国家工作人员为其大开便利之门的动机
第三节 对“加害型行贿”应与索贿给予同等严惩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一人公司行贿适格主体的研究
第一节 一人公司的特征及法律性质
一、一人公司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二、一人公司的法律性质
第二节 一人公司行贿的适格主体
第三节 一人公司中股东恶意规避法律严惩的立法对策
一、完善公司财务监督制度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第五章 完善行贿罪的立法建议
一、建议增设“加害行贿”行为,并从重处罚
二、建议对行贿与受贿应统一刑罚尺度
三、建议增设罚金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衔接问题初探[J]. 姜伟,杜学毅. 人民检察. 2006(24)
[2]对加大打击行贿犯罪力度的思考[J]. 马利亚. 政策. 2005(10)
[3]浅析一人公司[J]. 韩明志. 河北法学. 2004(02)
[4]论我国刑法贿赂罪贿赂范围的重新定位——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要求为标准[J]. 赵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06)
[5]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J]. 谢海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05)
[6]论行贿罪中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J]. 郭晋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06)
[7]论法定刑结构的优化——兼评97’刑法典的法定刑结构[J]. 储槐植,梁根林. 中外法学. 1999(06)
硕士论文
[1]我国一人公司现状及法律规制[D]. 张祥瑜.山东大学 2006
[2]我国行贿罪的立法缺陷及其补足[D]. 李健.吉林大学 2006
[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贿赂罪研究[D]. 高德友.郑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35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3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