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及其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3-04-04 03: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技术和贸易竞争日趋激化,商业秘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加突显,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活动越来越严重,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害也越来越大。为此,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刑法保护作为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利用刑法的手段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已经成为共识。 我国1997年刑法第219条增设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将商业秘密纳入了刑法保护的范畴。但由于我国对商业秘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刑法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在罪名设置、犯罪构成、刑罚设置等方面明显存在着不合理和粗疏之处,易引发理论争议,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操作上的难度。 本文首先通过对商业秘密刑法保护法理基础的剖析,明确商业秘密的本质属性,从应然角度阐明对商业秘密进行刑法保护的根据和合理限度,明确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理论基础和标准;然后从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出发,指出解决走出困境的关键办法是对刑法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规定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由实然角度从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名设置、犯罪构成以及刑罚配置方面详尽指出存在的缺陷,并结合刑法理论和国外先进立法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及困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
一、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根据
(一) 商业秘密的本质属性
(二) 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理论要旨
(三) 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实践趋势
二、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限度
(一) 商业秘密保护的刑法谦抑主义
(二)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原则
(三)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标准
第二节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困境分析
一、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现状
(一) 公民的商业秘密刑法保护意识薄弱
(二) 刑法成本投入与司法效益产出极不对称
二、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制约因素
(一) 刑法威慑力的有限性
(二) 刑法的道德危机
三、困境中的出路
(一) 重建刑法的道德基础
(二) 完善刑事立法
(三) 完善刑事司法
第二章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罪名与犯罪构成的缺陷及其完善
第一节 罪名与犯罪构成的缺陷
一、罪名设置的缺陷
(一) 罪名的设置过于笼统
(二) 罪名的包容性欠完整
二、犯罪构成的缺陷
(一) 商业秘密界定模糊
(二) 客观方面规定失当
(三) 主观规定过失欠妥
(四) 主体规定缺乏区分
第二节 罪名与犯罪构成的完善
一、修改罪名
(一) 根据行为性质不同设置罪名
(二) 根据主体身份不同设置罪名
二、修改犯罪构成
(一) 犯罪对象方面
(二) 犯罪客观方面
(三) 犯罪主观方面
(四) 犯罪主体方面
第三章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刑罚配置的缺陷及完善
第一节 刑罚配置的缺陷
一、刑罚的厉度较严
(一) 主要国家侵犯商业秘密罪刑罚厉度比较
(二)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罪刑配置特点
二、刑罚结构不够合理
(一) 缺乏必要的资格刑
(二) 重自由刑,轻财产刑
第二节 刑罚配置的完善
一、建立“严而不厉”的罪刑配置模式
(一) 顺应世界现代刑事政策发展的主方向
(二) 实现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有机结合
二、选择合理的刑罚结构
(一) 增加资格刑
(二) 加大罚金刑
(三) 确立倍数罚金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81674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及困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
一、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根据
(一) 商业秘密的本质属性
(二) 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理论要旨
(三) 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实践趋势
二、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限度
(一) 商业秘密保护的刑法谦抑主义
(二)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原则
(三)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标准
第二节 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困境分析
一、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现状
(一) 公民的商业秘密刑法保护意识薄弱
(二) 刑法成本投入与司法效益产出极不对称
二、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制约因素
(一) 刑法威慑力的有限性
(二) 刑法的道德危机
三、困境中的出路
(一) 重建刑法的道德基础
(二) 完善刑事立法
(三) 完善刑事司法
第二章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罪名与犯罪构成的缺陷及其完善
第一节 罪名与犯罪构成的缺陷
一、罪名设置的缺陷
(一) 罪名的设置过于笼统
(二) 罪名的包容性欠完整
二、犯罪构成的缺陷
(一) 商业秘密界定模糊
(二) 客观方面规定失当
(三) 主观规定过失欠妥
(四) 主体规定缺乏区分
第二节 罪名与犯罪构成的完善
一、修改罪名
(一) 根据行为性质不同设置罪名
(二) 根据主体身份不同设置罪名
二、修改犯罪构成
(一) 犯罪对象方面
(二) 犯罪客观方面
(三) 犯罪主观方面
(四) 犯罪主体方面
第三章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刑罚配置的缺陷及完善
第一节 刑罚配置的缺陷
一、刑罚的厉度较严
(一) 主要国家侵犯商业秘密罪刑罚厉度比较
(二)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罪刑配置特点
二、刑罚结构不够合理
(一) 缺乏必要的资格刑
(二) 重自由刑,轻财产刑
第二节 刑罚配置的完善
一、建立“严而不厉”的罪刑配置模式
(一) 顺应世界现代刑事政策发展的主方向
(二) 实现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有机结合
二、选择合理的刑罚结构
(一) 增加资格刑
(二) 加大罚金刑
(三) 确立倍数罚金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81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78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