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的立法依据、概念辩析及其构成要件
发布时间:2024-03-04 00:45
1997年修订后刑法第271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是由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第10条的规定拓展演化而来,在大类上归入“侵犯财产罪”。从目前的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情况来看,职务侵占罪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而司法实践在适用法律时遇到的问题又不少。因此,系统研究职务侵占罪是非常必要的,既具有理论价值,亦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本着丰富理论内涵、解决实践问题、加强司法适用的目的,通过论证我国职务侵占罪的立法依据,从而明晰职务侵占罪的概念,进而以犯罪构成要件为切入点,结合司法实践研究关于职务侵占罪构成要件中的若干疑难问题,力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以期对职务侵占罪的研究以及司法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正文包括前言、主文两部分,其中主文由三个章节组成。 本文第一章通过论述职务侵占行为为什么是犯罪行为及职务侵占行为为什么是独立的犯罪行为(独立于贪污罪和普通侵占罪),论证我国职务侵占罪的立法依据。 本文第二章通过对职务侵占罪的概念进行辩析,明确职务侵占罪的罪名及概念的表述。 本文第三章以犯罪构成要件为切入点,结合司法实践研究关于职...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职务侵占罪的立法依据
第一节 职务侵占行为的侵害法益性——违法性
一、刑法上的犯罪——犯罪的本质及成立要件
二、职务侵占行为的违法性——职务侵占行为构成犯罪的本质
第二节 职务侵占行为侵害法益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一、我国职务侵占罪的立法沿革,侵占行为侵害法益从一般化到个别化
二、境外职务侵占罪立法的比较借鉴,境外近似职务侵占罪的立法较为条理化、精密化
三、职务侵占行为侵害法益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第二章 职务侵占罪的概念辩析
第一节 罪名的确立
第二节 概念的表达
第三章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职务侵占罪的客体特征
一、职务侵占罪的客体
二、职务侵占罪客体疑难问题的探讨
三、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第二节 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特征
一、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
二、对“非法占为己有”含义的理解
第三节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特征
一、职务侵占罪主体中的“公司、企业”是否包括“国有公司、企业”的问题
二、关于“其它单位”的种类和范围
三、关于工作人员的理解
第四节 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特征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18617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职务侵占罪的立法依据
第一节 职务侵占行为的侵害法益性——违法性
一、刑法上的犯罪——犯罪的本质及成立要件
二、职务侵占行为的违法性——职务侵占行为构成犯罪的本质
第二节 职务侵占行为侵害法益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一、我国职务侵占罪的立法沿革,侵占行为侵害法益从一般化到个别化
二、境外职务侵占罪立法的比较借鉴,境外近似职务侵占罪的立法较为条理化、精密化
三、职务侵占行为侵害法益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第二章 职务侵占罪的概念辩析
第一节 罪名的确立
第二节 概念的表达
第三章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职务侵占罪的客体特征
一、职务侵占罪的客体
二、职务侵占罪客体疑难问题的探讨
三、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第二节 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特征
一、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
二、对“非法占为己有”含义的理解
第三节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特征
一、职务侵占罪主体中的“公司、企业”是否包括“国有公司、企业”的问题
二、关于“其它单位”的种类和范围
三、关于工作人员的理解
第四节 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特征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18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91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