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14:52
  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是人机交互媒介,极大的提升了人们对计算机操作对便利性。优秀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结合了可操作性、功能性、艺术性,对提升电子产品竞争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特殊属性和易被复制仿造的特点,使得对其知识产权保护难以到位,传统的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保护模式之间缺乏清晰的界限。构建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对满足图形用户界面保护需求、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鼓励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图形用户界面的保护制度才刚刚起步,2014年我国对《专利审查指南》的修订把图形用户界面纳入到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这是一次从无到有的改变。然而在突破历史的同时仍难以满足实践需求,缺乏一定的操作细则,有必要通过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制度经验来完善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图形用户界面保护历程的探究对比,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更加合理完善的保护模式提出了展望和建议。全文共四部分,第一章对图形用户界面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探讨;第二章通过介绍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保护模式发展历程,总结出一些规律以供借鉴;第三章分析中国现有的图形用户界面保护模式存在不足及其原因;第四章结合现状以及图形用户界面保护制度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相关制度建设提出建议,包括扩大客体范围、引入部分外观设计专利制度、合理分类并予以差异化保护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图形用户界面相关概念和特征
    第一节 图形用户界面的概念
        一、图形用户界面的概念
        二、图形用户界面的构成
        三、图形用户界面的特征
第二章 境外图形用户界面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节 美国对图形用户界面的保护
        一、美国对图形用户界面的著作权法保护阶段
        二、美国对图形用户界面对专利法保护模式
    第二节 欧洲对图形用户界面的保护
    第三节 日本对图形用户界面的保护
    第四节 其他地区对图形用户界面的保护
第三章 中国关于图形用户界面的保护现状和思考
    第一节 著作权保护模式的困境
        一、图形用户界面与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条件
        二、图形用户界面与思想表达二分法
        三、图形用户界面难以达到著作权理论对独创性的要求
        四、单一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对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
    第三节 图形用户界面不适合作为发明专利保护
第四章 我国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
    第一节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优势
    第二节 探索中的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保护
    第三节 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外观设计专利保护重“产品”而忽略“设计”
        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立法重心不明确
        三、部分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的缺失
        四、对游戏界面不应排除
第五章 对我国图形用户界面保护的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保护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扩大图形用户界面保护的客体范围
    第三节 将游戏界面纳入外观设计专利保护
    第四节 引入部分外观设计专利制度
    第五节 对不同图形用户界面进行分类和差异化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霞;;图形用户界面:软件作品还是一般作品?[J];前沿;2013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慰平;消失的边界[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为;论我国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保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王晓东;细胞模型运算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3 李杰;IP核验收平台搭建与图形用户界面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峰;电子产品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保护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5 杜超凯;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客体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缪雨润;基于Qt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7 米超;图形用户界面的专利保护[D];湘潭大学;2015年

8 孙丽芳;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保护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9 徐伊迪;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赵文硕;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本文编号:1395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395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