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的经济法表达——兼论对《民法典》编纂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 民法典 民事权利 消费者权 经济法权利 出处:《法商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市场地位和信息能力的结构性弱势是消费者的本质特征,同时市场失灵而私法体系不能有效弥补所出现的缺漏,需要对消费者予以特殊保护,由此便产生了消费者权与消费者保护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登载消费者权案例的分析表明:消费者权源于民事权利,但消费者权又一次次突破了民事权利的边界。消费者权表现出整体性、人权性、规制性、不对等性等特征,消费公益诉讼是消费者权的有效法律救济途径,其区别于民事权利救济模式;由此可见,消费者权已超越民事权利界限而属于经济法特异性权利范畴。民法已不能对消费者权提供全面保护,因此,不宜将消费者、经营者的主体概念以及消费者权等消费者保护法的内容纳入民法典的体例之中,而应当为消费者权这一新型权利的生长和保护留出空间。
[Abstract]:The structural weakness of market position and information ability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consumers. At the same time, market failure and private law system can not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gaps, so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special protection to consumers. As a result, consumer rights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laws have emerged.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s of consumer rights published in the Bulleti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shows that consumer rights originate from civil rights. However, consumer rights break through the boundary of civil rights again and again. Consumer right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ity, human rights, regulation, non-equivalence and so on. Consumer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s an effective legal remedy for consumer rights.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lief mode of civil rights; It can be seen that consumer rights have exceeded the limits of civil rights and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specific rights of economic law. Civil law can no longer provid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rights, therefore,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consumers. The concept of the subject of the operator and the content of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such as the consumer right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system of the civil code, and the space should be set aside for the growth and protection of the new right of the consumer right.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C028)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2015)B02]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项目 2014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民法典编纂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举措,民法典编纂历来是成文法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法总则(草案)》]已于2016年6月27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进行初审,这标志着民法典编纂正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消费者,你享有哪些权利?[J];福建质量信息;2001年01期
2 陈志;论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杜颖;网上交易中消费者保护特则[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陈志;论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刘春有;两岸消费者保护立法比较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张君;加拿大消费者保护知多少?[J];出国与就业;2004年17期
7 王小明;;消费者维权的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于阳春;;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初探[J];商业时代;2007年03期
9 潘昊;;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赵冬;徐瑜;;韩国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简介[J];理论界;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2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以零售金融产品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彭涛;;基金产品零售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5 杨亚云;;浅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A];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西安市碑林区工商学会2004年度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李晓娜;;试论消费者协会的职能扩充[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7 张晓东;;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路径选择与制度解构[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8 岳彩申;张晓东;;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者保护与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新取向——以英美国家近年来的金融监管立法为例[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9 戎素云;;政府规制与我国市场消费者保护的实现[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10 严宇;;政府的伙伴:新型消费者协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小平 刘继红;韩国消费者保护政策的基本框架及未来走向[N];中国工商报;2004年
2 张秀生 海鸣;保护消费者的必要性和措施[N];人民日报;2005年
3 高浩荣;韩国 消费者保护院干实事[N];市场报;2003年
4 锁凌燕;金融消费者保护重在形成合力[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赵志;欧盟消费者保护立法历程[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王小平;消费者的幸福哪里来?[N];市场报;2003年
7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消费者保护中心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 郭新明 课题组顾问 张健华 课题执笔 孙天琦;论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七道防线[N];金融时报;2011年
8 记者 成竹;为两地消费者保护工作添砖加瓦[N];中国工商报;2012年
9 记者 李国政;总局与蒙古国公平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局再次签署合作协议[N];中国工商报;2013年
10 张炜;银行业消费者保护亟待加强[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海;欧盟消费者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刘亚娴;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许云;产品适合性、侵权和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消费者保护[D];山东大学;2016年
4 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闫哲;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刘晓娜;金融消费者保护对金融包容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曲一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沛;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阳春;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2 石小磊;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3 叶卓;我国消费者协会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朱春鹏;消费者反悔权制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5 王亚青;消费者反悔权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宁尚书;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探析[D];兰州大学;2015年
7 熊磊;网络跨境代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杨晓娟;我国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吴圣丹;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寒冰;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91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9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