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我国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16 12:51

  本文选题:无人继承遗产 切入点:无人承认继承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构建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有利于保障遗产权利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民事关系的顺利流转,充分发挥财产的社会价值。我国目前尚未规定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程序,仅仅规定了它的归属,因此,尽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应成为今后我国完善继承法和民事程序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构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促进这一程序在我国法律上的确立,从而有助于我国继承制度的不断完善。全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进行一般性考察。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无人继承遗产的概念,并对无人继承遗产与无主财产、无人承认继承的遗产进行比较,目的在于对无人继承遗产有一清晰的界定和全面的掌握。其次,就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进行域外考察,对其他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的立法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目的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的梳理,站在比较法考察的视角上,借鉴和学习其有益经验和成果,从而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制度。最后,阐述我国构建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的必要性,从法理、立法和实践意义这三个角度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介绍我国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本部分主要从我国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的立法和实践现状进行剖析,进而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在于找出立法差距,为构建这一程序寻找突破口。第三部分提出构建我国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的具体建议。本部分主要从设立遗产管理人的确定程序、设立搜索继承人等的公告程序以及设立无人继承遗产的清算程序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通过理论分析论证提出相关程序设计来弥补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n uninherited estate processing procedure is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right holder, the smooth circulation of civil relations, and the full play of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property. It only provides for its attribution, so as to establish as soon as possible a procedure for handling the unattended inheritance of the est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It should be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perfecting inheritance law and civil procedure law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and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cedure of dealing with the unattended inherita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procedure in the law of our country. Thi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success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kes a gener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cedure of handling the unattended inheritance. Firstly,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uninherited inheritance, and introduces the uninherited inheritance and the unowned property. The purpose of the comparison of unacknowledged inheritance is to have a clear definition and comprehensive grasp of the inheritance. Secondly, to conduct an extraterritori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cess of handling the unclaimed inherit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legisl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nherited heritage treatment procedures in other countries and areas of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procedures of uninherited inheritance in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to observe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Reference and study its beneficial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 thus consummate our country's corresponding legal system. Finally, expound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procedure of handling the unattended inheritance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legal principle,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 of unattended inheritance in our country. This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eatment of unattended inheritance in our country.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legislative gap,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the procedure of handling the uninherited estate in China. This part mainly starts with the procedure of establishing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estat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establishing the announcement procedure of searching for heirs and establishing the liquidation procedure of uninherited inheritance,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legislation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rgument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凤珍;;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7期

2 王青瑶;;我国自然遗产保护中的产权问题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黄少安;;变味的遗产保护[J];南风窗;2008年09期

4 黄小杭;;对新时期遗产保护中公众与政府合力的思考[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8年06期

5 刘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事业[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6 姜敬红;谭辉旭;;论世界遗产管理中的基本矛盾[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7 穆瑞丽;世界遗产管理中的不等式[J];领导之友;2005年02期

8 薄茹;晁华山;;维修和保护世界遗产要遵循“少干预”原则——访北京大学教授晁华山[J];北京观察;2006年05期

9 姚桂芳;高升;;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小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马明飞;;自然遗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建松;;我国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2 苏荣誉;;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思考[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3 闵庆文;;遗产类型的多样性与保护途径的多样性[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4 王佩琼;;确认遗产的普遍价值[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5 孙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第一要素:价值的延续[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6 杨文志;;遗产:民族的“种质资源”[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7 李雯;黄德林;杨程;;部门分管制下自然遗产保护评估指标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华芳;穆吟;汤海孺;;社会学视角下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角色[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9 吕娟;李云鹏;;大运河水利遗产现状问题及保护策略探讨[A];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孟华;秦耀辰;;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两难还是双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佳明;转型过渡期世界遗产战略管理的原则与方法[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罗佳明;社会文化差异与遗产管理理念[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复旦大学文博系 王运良;县域文化遗产管理之意识困境[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双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功结合的有效途径[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复旦大学文博系 王运良 编译;遗产领域立法实践中的利益平衡原则[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的组织体系建设与改革[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谢宏;把国家遗产完好无损地留给子孙[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李晓黎;城镇化中遗产“待遇问题”[N];中国建设报;2014年

9 记者 石健 通讯员 翁凯 瞿愉寒 刘雷洪;2014年国际考古遗产管理科学委员会年会在吉首召开[N];团结报;2014年

10 中共四川省乐山市委宣传部 罗佳明;我国世界遗产管理的有效性及其社会文化环境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2 吴育标;中国世界遗产战略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马明飞;自然遗产保护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惠毅;论电视传媒在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西北大学;2014年

7 吕晓斌;基于产权视角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灿芳;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郝树楷;论继承法对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D];河北大学;2014年

3 田园;我国遗产税立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李亚平;我国的自然遗产犯罪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张敏;论遗产分割中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6 王月华;论遗产的范围[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婧;遗产廊道视角下京杭运河沿线古镇的旅游发展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蒙梅;两大法系受遗赠制度比较与借鉴[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韩涛;杭州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曹迪;论遗产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19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19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7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