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新媒体时代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8-04-25 21:39

  本文选题:新媒体 + 隐私权 ; 参考:《中州学刊》2017年10期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隐私权呈现出客体范围扩大、经济价值增强、虚拟性凸显等新的特征。新媒体传播容易引发隐私信息被不当披露的问题,这给隐私权保护带来了挑战。我国民事、行政、刑事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发挥着一定效用,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如隐私权的含义不明确,侵犯隐私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不合理,隐私权受侵犯的救济途径有限等。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加强隐私权保护的现实需要,我国要完善相关立法,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隐私权保护的范畴,对侵犯隐私权的违法行为确立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和惩罚性赔偿原则,对处理侵犯隐私权的民事案件设置司法行政机关协助调查等救济措施。
[Abstract]:The privacy right in the new media age presents some new features, such as the expansion of object scope, the enhancement of economic value and the salience of fictionalism. The dissemination of new media can easily lead to the improper disclosure of privacy information,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to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China's civil, administrative and criminal laws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clarity of the meaning of privacy, the unreasonable imputation principle of violating the right to privacy. The remedy of privacy infringement is limited. In order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the new media era, our country should perfect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and b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to the category of privacy protection. To establish the liability principle of presumption of fault and the principle of punitive damages to the violation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and to set up relief measures such as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organ to assist investigation in dealing with civil cases of violation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琳琳;;新媒体时代明星隐私权的保护[J];青年记者;2010年24期

2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对公民隐私概念的理解[J];新闻知识;2012年01期

3 姚天香;;微博还是“微搏”——新媒体时代侵权问题探讨[J];学理论;2014年11期

4 高亚莉;;从新京报维权案谈新媒体时代报业版权问题[J];中国报业;2011年18期

5 钟馨;;新媒体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探析[J];新闻世界;2013年09期

6 张君浩;师栩栩;;新媒体时代下UGC带来的隐私权问题探析[J];编辑之友;2012年08期

7 李乾宝;试论隐私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冯广森;应当尽快填补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空白”[J];学习论坛;2001年01期

9 李凤莲;刍议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保护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高超;浅谈隐私权[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盛达;;隐私权保护法制需要借鉴何种理论模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黄晓红;;论公共文明建设——以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伦理冲突及应对为例[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崔雪丽;;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曹海荣;;论读者隐私权的保护[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林敏;;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原则[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佳;;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保护略论[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8 雷欣欣;;论人肉搜索中隐私权的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孙锐;赵战生;冯登国;;隐私权保护与信息监控的法律问题简析[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魏方;;物联网时代隐私权的法律保护[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邓飞;李某某案再看 隐私权保护不成体系[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张颂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张越;从英小王子再谈隐私权保护[N];法制日报;2013年

3 于立刚;论自愿型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N];天津政法报;2013年

4 东莞执业律师 邓杰;隐私权保护缺陷当由法律来弥补[N];东莞日报;2013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张颂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张越;网络环境下公众人物隐私权司法保护的原则[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烟台大学法学院 孟晶晶;差别保护名人隐私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张靖;法律怎样保护消费者隐私权[N];北京日报;2003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 朱巍;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作翔;隐私权:宪法视野的考察[N];北京日报;2008年

10 特约评论员 万磊;奥地利“兽父”后的“隐私权暴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2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向燕;搜查与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石睿;空间隐私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佳欣;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D];西北大学;2009年

2 黄敏华;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闫敏;隐私权的宪法限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智富;共同隐私权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程海军;公众人物隐私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若嘉;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张婧;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郑鸣;论公众人物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9 陈丽丽;隐私权的一般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宁文;论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3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03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