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活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道德选择
本文选题:道德选择 + 报道者 ; 参考:《新闻战线》2015年02期
【摘要】:正传媒报道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公民在言论方面的选择自由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传媒活动中,在为公众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难免会损害到其他一些群体的隐私权。因此,传媒活动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矛盾冲突开始不断地涌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活动中的知情权与隐私权冲突问题开始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Abstract]:Positive media reports have greatly enriched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the freedom of choice of citizens in the field of speech has become a matter of concern and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In media activities, while providing various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to the public, it will inevitably damage the privacy rights of other groups. Therefore, media activities involve many aspects of the problem, more and more conflicts began to emer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ight to know and the right to privacy in media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丽思;;从“艳照门”看媒介化生存样态下的伦理与道德[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2 朱锐;;传媒消费主义下的明星隐私消费现象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方明;;论隐私权与新闻传媒之间的权利冲突和利益平衡[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4 李异平;林晶晶;;从英国“窃听门”风波看公民隐私权保护[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8期
5 丁蓉;;如何看待网络环境下知情权与隐私权之间的冲突?[J];时代金融;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雪娟;;对山西省吕梁市新闻传媒侵害隐私权问题的调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2 杨玲;;以新闻自由之名,行“窃听”自由之实——以“窃听门”事件为例[J];青年记者;2013年08期
3 王广有;;新闻隐性采访实践中与隐私权的冲突探讨[J];新闻传播;2013年08期
4 林进桃;;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叙事策略探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雅菲;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困境及伦理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黄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D];苏州大学;2011年
3 王琳;“自媒体”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翁晔;隐性采访的困境与立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刘亚伟;论政治人物隐私权[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李泓莹;1949年以来中国体育名人形象的媒介呈现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张月;自媒体人际传播中隐私意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新宇;明星隐私报道:媒体究竟该走多远?[J];传媒观察;2003年10期
2 徐迅;以自律换取自由——英国媒介自律与隐私法[J];国际新闻界;1999年05期
3 韩文成;;网络信息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J];河北法学;2007年12期
4 付丽;;隐性采访:左边掌声右边尴尬[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杜筠;;当公众人物隐私权遭遇新闻自由——冲突与调和[J];新闻世界;2009年06期
6 汪习根,陈焱光;论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7 皮纯协,刘杰;知情权与情报公开制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谢君阳;;消费主义影响下的中国传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9 王文;论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J];新闻知识;2000年06期
10 吴雅兰;;当“不为人知”与“广而告之”狭路相逢——浅谈公众知情权、明星隐私权与媒体报道权的博弈[J];新闻知识;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岸先;;试论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选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陆静;任桂荣;;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道德选择原则[J];理论界;2009年04期
3 张焕明;;创新与引领——评《道德选择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4 何建华;论现代人道德选择的基本目标[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李华忠;;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选择问题[J];学习与实践;2010年08期
6 丁国强;;道德选择与个人自由[J];民主与科学;2011年06期
7 钱进;;浅析司法规避不道德选择的道义问题[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武耀琨;张小平;;试论道德选择[J];理论探索;1987年03期
9 孟庆瑞;道德选择利弊析[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罗敏;;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从道德选择看起[J];法制与社会;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岩静;;文化传统与道德选择[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2 陈微;;冲突与选择——知识社会的价值冲突与道德选择[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业祯;提高道德选择能力的思考[N];江西日报;2002年
2 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讲师 在读博士 李华忠;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选择向度论略[N];齐齐哈尔日报;2011年
3 陆士桢;培养道德选择能力[N];人民日报;2005年
4 江汛清 丁元竹;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建设[N];青岛日报;2005年
5 高荃;建设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培育[N];青岛日报;2005年
6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校长 教授 徐兆东;文化名城的新蕾[N];铁岭日报;2007年
7 刘文菁;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N];光明日报;2007年
8 王建一;关于“迟到”和“迟发工资”问题的讨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9 江汛清 丁元竹;社会责任感不可或缺[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时晓玲;让德育走进学生内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修德;传媒者道德选择探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蔡小霞;医学生道德选择矛盾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闫娜;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栗蕊蕊;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闫晓鹤;培养中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慧玲;教会学生道德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翔宇;论道德选择力及其调控[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贝京京;黑龙江省属高校学生道德选择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梁纯生;论道德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画;从林纾的翻译活动看译者的道德选择[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7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0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