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走出共同担保人内部追偿的“公平”误区——《物权法》第176条的解释论

发布时间:2018-10-21 07:34
【摘要】:我国《物权法》第176条的模糊规定引发了(混合)共同担保人之间能否相互追偿之争议。虽然论者大都基于公平观念认可上述追偿权,但其背后的核·心依据并非公平,而是效率。基于效率价值,借由对《物权法》第176条的目的解释,共同担保人之间的内部追偿权在解释论上可以证立。单纯从连带债务、不当得利、意思自治等角度展开的教义学分析实难有说服力。在认可追偿权的背景下,同样基于效率价值,各担保人宜按照"事后的期待责任"而非"事前的责任风险"之比例分担责任。在进行内部追偿之前,追偿权人应当先向债务人追偿。
[Abstract]:The vague stipulation of Article 176 of our country's Real right Law leads to the dispute whether the co-guarantors can recover from each other. Although most scholars recognize the above right of recover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fairness, the core underlying it is not fairness but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value of efficiency and the purpose of Article 176 of the Real right Law, the right of internal recovery between co-guarantors can be proved in the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The doctrinal analysis from the angles of joint debt, unjust enrichment and autonomy of will is hardly persuasive.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ight of recourse, and also based on the efficiency value, the guarantor should share the li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expected liability after the event" rather than "the risk of prior liability". Before proceeding with internal recovery, the right of recourse should first recover from the debtor.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祥清;对行政追偿几个问题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擅自放弃追偿权不能获赔[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年02期

3 ;共同保证人如何行使预先追偿权?[J];中国农村科技;2007年01期

4 ;无意售假冒稻种可否行使追偿权?[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05期

5 赵晓光;;论对共同担保人之间追偿权的四大制约[J];行政与法;2009年11期

6 王宗成;;探析挂靠关系中追偿权行使之法律依据[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3期

7 展晓文;;雇主追偿权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5期

8 黄江;擅自放弃追偿权不能获赔[J];汽车与安全;2003年09期

9 刘劲钢,苏彦来;行政追偿程序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董奇唯;刑事追偿制度初探[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尚素玉;;中国轮胎美国爆 伤人如何理赔[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2 殷之杰;周吉高;鞠恒;;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损害相邻建筑物特殊侵权的无过错民事责任及追偿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勇;担保上当别忘行使追偿权[N];东莞日报;2013年

2 李国忠;雇主追偿权的主体范围和追偿原则[N];江苏法制报;2006年

3 陈玉兰邋王玉池;骗取债权追偿权 讨回欠款并私吞[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马晶 蒋春富;支持起诉破解追偿难[N];检察日报;2013年

5 成林;雇主追偿权的数额范围[N];江苏法制报;2013年

6 王蒙 房东升;主体不明确手段单一 道路救助基金追偿率低[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李明;道交事故中连带责任方追偿权的实现[N];江苏经济报;2014年

8 通讯员 陈明春;晋宁县工商局两干部放弃民事追偿权[N];云南日报;2009年

9 梅静 张彬 丁朝阳;道路救助基金 垫付830万仅追偿36万[N];检察日报;2012年

10 宋晓波;“接受劳务一方”如何行使追偿权[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延涌;论混合共同担保人的权益保护[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晓梅;交强险保险人的追偿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玉肖停;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何毅;论混合共同担保中的追偿权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5 李梦龙;混合共同担保中第三人追偿问题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孙玉;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中追偿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7 沈军炜;混合共同担保中担保人的追偿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8 汤中博;混合共同担保人追偿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9 郭华飞;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追偿权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武盼见;混合共同担保的分摊与追偿[D];清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84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84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