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典制定中的情谊行为立法问题研究
[Abstract]:The act of friendship is an act with the main purpose of enhancing private friendship, which does not produce legally binding force between the parties, is the boundary of civil legal act, and is a new problem that should be solv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code in China, which has important legislative value. The legisl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Code should amend the provisions of legal acts, adopt the standard of combin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o distinguish friendship acts from legal acts, clarify the legal effect of friendship acts, and resolve the principle of imputation of tort liability for friendship acts. Issues such as mitigation of liability and exoneration, etc.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王雷;;情谊行为、法外空间与民法对现实生活的介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宇佳;情谊行为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陆丹;;论医疗机构在“错误出生”中的法律责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4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必伟;王乐;;反思与构想: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司法审查规则之新考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黄光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9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华;;君子协定的法律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2 裴圣慧,梅术文;试论民法公平原则的实现[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郭平宜;;好意施惠之法律思考[J];法学杂志;2008年01期
4 谷丹;;法律行为理论——德国法文明史上的一支奇葩——探析法律行为理论的起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5 赵栋;;对民事法律行为含义的重新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6 揭芳;;《尼各马可伦理学》释读——论亚里士多德友爱中的平等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王雷;;见义勇为行为中的民法学问题研究[J];法学家;2012年05期
8 王雷;;情谊行为基础理论研究[J];法学评论;2014年03期
9 黄锡生,关慧;论好意施惠引发纠纷的处理[J];河北法学;2005年04期
10 周健美;;“好意施惠”行为及相关的责任承担[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相启俊;信赖利益损害赔偿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谭显蓉;情谊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金智远;特殊侵权行为与归责原则[D];四川大学;2006年
4 胡丹;论好意施惠[D];山西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虹;彭琪芳;;比较广告的法律问题[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8期
2 王美程;霍杰;;在我国侵权法中确立注意义务的原因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34期
3 邢要乐;;论我国夫妻侵权及其责任制度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4 文岚;;食品侵权责任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年S3期
5 彭芙蓉;;论新闻的侵权责任[J];东南传播;2006年07期
6 李轶;;试论公众人物代言虚假广告的侵权责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吴纪树;;风险社会背景下侵权法的哲学使命[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于林洋;;名人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9 唐克;;论产品代言人的侵权责任[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1期
10 李晓秋;;论自由裁量权在停止专利侵权责任适用中的法度边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俊娥;中美校园事故侵权责任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2 刘琳;微博运营中的侵权纠纷解决机制[D];湘潭大学;2014年
3 李娜;名人荐证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辨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42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34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