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新型担保的法律规制探析

发布时间:2019-01-26 13:30
【摘要】:随着市场对融资需求的不断加剧,以及各种可让与的财产权利不断增多,在实践中出现了所谓突破《物权法》与《担保法》中对权利质权标的范围之限定,将一些具有财产权益的权纳入作担保标的范围的担保方式,即新型担保。而随着新型担保在实践中的运用日趋广泛,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其法律性质不明,法律适用不确定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阻碍了其进一步的运用,为更好的发挥新型担保授信融资的作用,亟需在厘清相关争议的前提下加强对新型担保法律规制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对新型担保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实践中出现的部分新型担保,包括有商铺租赁权担保、出租车经营权担保等等,对其发展现状、操作模式、及实践中相关的案例进行一定说明。并阐述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新型担保的态度,具体包括能否承认新型担保的物权效力,以及承认其物权效力后对其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第二部分则针对上述问题,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分析在物权法定缓和的背景下,认定部分新型担保物权效力的必要性,并提出可以尝试使用权利质押制度对新型担保进行规制。第三部分是结合前述观点,重点对什么样的权利能够出质这一问题从民法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并非在任何特定权利上设定的担保均属于权利质权,一项权利能否出质需要看该项权利能否在满足权利质权客体的基本特征。同时论述物权公示对现代交易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在物权公示主义下公示的具体效力,提出确定新型担保公示方法的思路与理由。第四部分运用上述部分得出的结论对各种新型担保进行一一评析,具体分析各新型担保担保客体的法律性质,阐述其能否符合权利质权对其客体的基本要求并说明理由,并分析确定符合要求的新型担保的公示方法。第五部分则结合上述各章,为更好的规制新型担保,从立法体例、标的范围、登记机关与理论研究四个方面提出本文的相关建议。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for financing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transferable property rights, there has been a breakthrough in the scope of the object of pledge of rights in the so-called "property Law" and "Security Law" in practice. Some rights with property interests ar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security, that is, new security.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new security in practice and the increasing social concern, the nature of the law is not clea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is uncertain, which hinders its further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lay the role of new type of guarantee credit financing,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new type guarantee on the premise of clarifying the relevant disput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new security from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expounds some new types of guarantee which appear in practice, including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 to lease of shops,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 to operate taxis, and so 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Operating mode, and practice of relevant cases to a certain extent. It also expounds the attitude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to the new security, including whether the real right validity of the new security can be recognized, and how to apply the law to the new security after the recognition of its real right effect.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firming the validity of some new security real right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can use the pledge of rights system to regulate the new security.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what rights can be pledged from the angle of the theory of civil law,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ecurity created on any particular rights is not a pledge of rights. Whether a right can be pledged depends on whether it can satisf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of right pledg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izing real right to the security of modern transactions, analyzes the concrete effect of publicity under the doctrine of publicalism of real right,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reasons for determining the new method of guaranty publicity. The fourth part use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above part to analyze and analyze the legal nature of each new security object, explain whether it can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pledge of rights to its object and explain the reasons. And analysis of the new type of guarante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ublic method. The fifth part combined with the above chapters, in order to better regulate the new security, from the legislative style,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 matter,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four aspects of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聚焦物权法草案[J];工商行政管理;2004年21期

2 郭友旭;传统物权法理论中的物权法定原则[J];云南电大学报;2004年03期

3 王成;;物权法定与物权整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4 李亚尼;;浅议《物权法草案》中的物权法定原则[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谢增毅;冉昊;;“财产法与物权法比较——兼评《物权法(草案)》研讨会”综述[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刘正峰;;论无名物权的物权法保护——从对物权法定原则的检讨展开[J];法商研究;2006年02期

7 王志民;徐发明;;物权法定的含义与原因辨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张鹏;;物权法定原则的肯定与否定——评《物权法草案》对物权法定原则的新近修改[J];法学;2006年12期

9 张明;;物权法安全价值解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6期

10 贾少学;;关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欣;;《物权法》出台 我们如何应对[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红霄;;《物权法》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贡献与瑕疵分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周训芳;;农民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获得的林权及其物权法保障[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廖斌;崔金星;;自然资源物权及其在物权法类型体系中的应有地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董茂云;丁浩;宋永华;;行政法在实施《物权法》中的功能与定位研究[A];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0年

6 吴飞飞;;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合同效力的司法认定——以物权法定原则之缓和为切入点[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7 彭绍贤;;刍议矿权物权特性及其对矿业立法之影响[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9 裴丽萍;;水资源用益物权立法解读[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昌邑市鑫丰工贸有限公司 姚会兵;物权法定原则的局限性[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张海冬;解读物权法草案之物权法定原则[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袁祥;市场经济需要物权法[N];光明日报;2001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利明;物权的基本原则[N];检察日报;2001年

5 郑云瑞;物权法定之“法”应包括“习惯”[N];检察日报;2005年

6 李富成 常鹏翱;物权法定的意义与法律政策选择[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前海;物权法:撑开公民财富保护伞[N];中国信息报;2005年

8 记者 杨静;市委中心组举办《物权法》专题讲座[N];赤峰日报;2007年

9 杨璇;《物权法》规定海域物权是一大立法创新[N];中国海洋报;2007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徐涛;五度审议 物权法日益“中国化”[N];财经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冬梅;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萧博仁;物权法基本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魏潜;论物债二分理论及其对民法典体系建构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蔡永民;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王泽功;动态视角下的探矿权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鲍轶欣;民事优先权性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文;物权法定原则新探[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董东;物权法定原则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晓云;论物权法定原则的合理性及局限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郭银松;物权法定的缺陷和修正[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何永添;论物权法定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倪莉莉;关于物权法定原则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吴孝春;物权法定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芬;我国物权法定原则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沙艳蕾;物权法定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巩寿兵;物权法定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5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415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4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