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网络转载摘编作品应适用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发布时间:2019-01-26 20:25
【摘要】: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仅与作者的创作以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关,而与作品是否出现在媒介上、出现在何种媒介上无关。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作为一项既展示著作权的私权利性质,又展示著作权客体的公共性的制度,对于网络作品与纸质媒体上作品的保护形式不一致,显然不符合著作权保护立法的初衷,也难以在理论上自圆其说。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制度在实现权利人报酬方面的效果不佳并不是制度本身有缺陷所致,而是配套机制孱弱导致制度未被切实执行的结果。强化执法环境与条件、完善配套制度,是任何一种著作权许可制度得到贯彻的必要条件。应当通过具体措施完善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如赋予网络转载、摘编主体著作权法定许可权,加快互联网转载付酬机制建设,利用大数据优势加强互联网监管,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等。
[Abstract]:The personal and property rights enjoyed by copyright owners over works are only related to the author's creation and the forms of expression of the works, but not to whether the works appear in the media or what medium they appear in. As a system that not only shows the nature of private rights of copyright, but also the publicity of copyright object, the legal license system of copyright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forms of protection of works in the network and in the paper media. Obviously, it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legislation, and it is difficult to justify itself in theory. The poor effect of the legal license system in realizing the remuneration of the obligee is not the result of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itself, but the result of the weakness of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which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the system to be carried out in practice. Strengthening the law enforcement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and perfecting the supporting system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any copyright licensing system to be carried out. We should perfect the legal license system of copyright through concrete measures, such as endowing network reprint, abridging the subject of copyright as the license right,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reprint payment mechanism,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big data to strengthen Internet supervi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versifi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杂志社;
【分类号】:D92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管育鹰;;我国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2 刘作翔;;权利相对性理论及其争论——以法国若斯兰的“权利滥用”理论为引据[J];清华法学;2013年06期

3 熊琦;;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正当性解构与制度替代[J];知识产权;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琦;;著作权法定许可的误读与解读 兼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第46条[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4期

2 郑升建;余龙;马义娟;王锐;;浅析P2P共享网络资源侵权解决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2年23期

3 王国柱;李建华;;著作权法定许可与默示许可的功能比较与立法选择[J];法学杂志;2012年10期

4 杨美琳;;音乐作品法定许可录音制度之我见——《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46条之立与废[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苏欣;;中美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的比较[J];法制博览;2015年05期

6 陈曦;;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许可制度探究[J];法制博览;2015年14期

7 侯秀慧;;论网络媒体转载著作权许可方式的适用——以“今日头条”著作权纠纷为视角[J];传播与版权;2015年06期

8 陈波;马治国;;著作权法定许可中“教科书”的概念辨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9 罗婷;;论录音制品法定许可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罗静;;美国版权法中法定许可制度的审视——兼论我国《著作权法》相关条款的修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国柱;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郑鲁英;文化产业发展视野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燕婕;数字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许可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魏洋;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许可制度的探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京美;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法定许可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丁元;网络环境著作权海量许可模式分析与完善[D];浙江大学;2012年

5 宋学萍;我国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著作权许可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马屈玉;论我国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D];湘潭大学;2013年

7 李海斌;歌曲翻唱行为的法律调整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颜利华;音乐作品录音法定许可分析[D];北京工商大学;2013年

9 彭珊;中美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沙沙;视听表演者权利转让保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迁;;我国《著作权法》中“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2 王迁;;论“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及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的重构[J];东方法学;2011年06期

3 郑成思;伯尔尼公约与我国著作权法的权利限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4 刘晓霞;何平;;《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解读[J];电视研究;2010年04期

5 陶鑫良;网上传播国内一般作品应当适用“法定许可”[J];法学;2000年08期

6 梁志文;;版权法上的“选择退出”制度及其合法性问题[J];法学;2010年06期

7 张平;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的作用——王蒙等六作家诉世纪互联一案的思考[J];科技与法律;2000年01期

8 张今;数字环境下恢复著作权利益平衡的基本思路[J];科技与法律;2004年04期

9 刘作翔;法治社会中的权力和权利定位[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10 刘作翔;;现代法律观念的培植是实现法治国家的观念基础[J];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晏婷;从“新搜案”看著作权保护[J];软件工程师;2002年04期

2 柳励和;高校普及著作权知识的迫切性[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3 翟霞;网络传播与著作权保护[J];理论学刊;2002年05期

4 余波;著作权保护的社会学考量[J];中国出版;2004年12期

5 王媛;;著作权保护问题浅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6 石瓶门;;网络发展与著作权保护不能互为代价[J];中国信息界;2004年19期

7 刘静玲;档案与著作权保护[J];兰台世界;2005年12期

8 香江波;对著作权的限制通常分为哪些种类[J];出版参考;2005年10期

9 韩苏闽;;图书馆数字资源著作权的保护和使用[J];医学信息;2006年03期

10 任玉翠;;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霞;;论网络信息著作权的刑法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阚有清;;图书馆服务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庞怡;杨红春;;试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著作权保护问题[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侯翠香;;新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著作权保护[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毛旭;;馆藏文献的著作权保护和归属[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曹越;;从想像到现实——中国情境下的著作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吴淑金;李强;陈兵;袁宁;杜冠辉;陈嘉伟;宋妮妮;;论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著作权及其保护[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巩R,

本文编号:2415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415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