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错误出生”损害赔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15:46
【摘要】:对于错误出生损害赔偿属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或者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理论界一直尚无定论。因此,本文将分别从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请求权主体、损害赔偿范围等角度,对不同救济路径下错误出生损害赔偿进行讨论。第一章:错误出生损害赔偿案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通过案例研究,笔者发现错误出生损害案件在我国主要有“医疗服务合同违约”和“医疗侵权损害”两种诉由。此两者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赔偿依据的请求权基础混乱、违约之诉中父亲的以及侵权之诉中缺陷儿原告主体资格、赔偿范围相互矛盾等。第二章:医疗服务合同为无名合同,因此医疗服务合同违约赔偿的请求权基础为《合同法》第107条,损害赔偿范围确定的辅助性法律规范为《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即包括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合同履行可获得的利益。在错误出生案中,可赔偿的损害包括孕期检查费用、缺陷儿的治疗费及相关误工费、与抚养正常的儿童相比额外支出的抚养教育费用。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以违约提起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只能是母亲(孕妇),父亲并非合同相对方。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及原理,亦不能通过附条件保护第三人的合同理论为缺陷儿的父亲提供保护。第三章: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为《侵权责任法》第54条,而第54条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权利损害事实、作为义务的违反、因果关系、过错等构成要件。错误出生中作为权利保护客体的优生优育选择权及知情权是否可纳入《侵权责任法》第2条民事权益的范围尚存在疑义,但不妨将此视为一种机会丧失。与违约损害赔偿不同,侵权损害赔偿还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侵权损害赔偿的救济路径之下,请求权的主体可以包括母亲与父亲双方。缺陷儿的疾病为先天体质所致,与医院的诊疗过失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因此缺陷儿不具有提起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告主体资格。第四章:错误出生损害赔偿违约之诉和侵权之诉的可赔偿性损害差别仅在于精神损害。两者共同的损害赔偿范围主要有:缺陷儿的治疗费及父母的误工费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误工费和丧葬费;孕妇孕期检查相关费用;额外支出的抚养费用,主要包括后续治疗费用、残疾器具费、依赖性护理费等;以及鉴定费。两者相比主要的差别在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否能得到赔偿,以及对缺陷儿父亲的权利保护程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文超;;论有毒物质侵权潜在损害赔偿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封硕;;生态破坏的损害赔偿初探[J];山西农经;2017年12期

3 晏峗博;;商业诋毁损害赔偿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年24期

4 黄华生;黄立悦;;论刑事损害赔偿对定罪量刑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5 ;丈夫有婚外情导致离婚,我的损害赔偿请求为何法院不支持[J];伴侣;2017年02期

6 肖楚钢;;商誉损害赔偿的民法典路径[J];法治论坛;2017年01期

7 张玮心;;操纵证券市场的不法所得与损害赔偿计算[J];证券法律评论;2017年00期

8 赵晓钧;;证券投资者保护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以香港市场经验为借[J];证券法律评论;2017年00期

9 冯X;;英美合同法上的获益交出请求权研究[J];贸大法律评论;2016年00期

10 崔家琳;;由老虎伤人引发的关于法律与道德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艳丽;;浅析三宗损害赔偿案例中房地产减损价值评估方法技术要点[A];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4年第3期(总第106期)[C];2014年

2 王勇;;相邻房地产损害赔偿估价初探[A];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09年第5期(总第78期)[C];2009年

3 徐威;;浅谈建设工程损害赔偿的范围[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6 贺富强;赵明;;房屋建设工程对相邻房屋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赵晓飞;;国外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我国损害赔偿立法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8 王蓓;;由后福岛时代看中国核损害赔偿财务保证制度的发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情报(含计算机技术)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C];2011年

9 高晗;;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A];新形势下环境法的发展与完善——201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10 张强;;均衡论视阈下的海上油污染事故生态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亚;汤维建委员:设立统一公益诉讼损害赔偿专项基金[N];检察日报;2019年

2 刘久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日本核损害赔偿制度与福岛核损害赔偿实践[N];人民法院报;2019年

3 中广核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代拓;完善损害赔偿体系 切实保障核电安全[N];中国环境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刘晶 实习记者 李菁;深圳签订首份损害赔偿协议[N];中国环境报;2019年

5 张智全;完善诉讼规则让生态损害赔偿举槌落地[N];人民法院报;2017年

6 钱夙伟;省政府索高额生态损害赔偿,挺好[N];黄河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赵征南;绿色归来,才是损害赔偿最终目的[N];文汇报;2018年

8 陈虹伶 梁滨;探索在全省范围内统一道交事故损害赔偿标准[N];人民法院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祖兆林;江苏道交事故损害赔偿机制改革[N];中国保险报;2018年

10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胡伟强;浅析国外核事故损害赔偿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霞林;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吴继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丁海俊;私权救济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殷鑫;生态正义视野下的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尹颖舜;核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国家补偿责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陈灿祁;欧盟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张婉苏;滞纳金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刘娇;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戴谋富;建筑师专家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论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范围[D];郑州大学;2019年

2 李佳润;车辆受损赔偿范围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3 闫雨萌;我国损害赔偿型消费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4 单莹莹;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王碧丽;“错误出生”损害赔偿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6 高峰;可预见性规则在合同法中排除适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7 吴亚光;生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8 张国真;履行利益及其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9 高丽林;存活机会丧失的损害赔偿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10 邹璐;“不当出生”之侵权损害赔偿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9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59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