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狩猎权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00:22
【摘要】:在我国,狩猎曾是人类主要的生计方式之一,狩猎活动在鄂伦春族等拥有浓厚狩猎文化的少数民族中也曾一度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狩猎业逐渐兴起,狩猎形式不断丰富,对狩猎权的关注度也随之上升。早在2006年,国家林业局首次以拍卖的方式,对获得批准的狩猎权进行转让,计划在成都举办的国际狩猎野生动物拍卖会活动,后因舆论的质疑和反对而被叫停。自此引发了对学术界对狩猎权的探讨,但对狩猎权的定性至今仍无定论。全国人大法工委曾在其草拟的《物权法》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包括取水权、捕捞权、狩猎权在内的六项准物权。但是,在最终通过的《物权法》中删除了狩猎权。当下,正在起草的《民法典草案》物权编第124条规定:“依法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至此,捕捞权被纳入物权编,狩猎权仍被摒除在外。我国物权立法虽然回避了狩猎权的定性问题,没有将狩猎权和捕捞权同等对待,但从狩猎权的权利属性和狩猎权与捕捞权的关系来看,应将狩猎权也纳入物权编,与捕捞权同等对待。本文意图通过对狩猎权内涵、特征、物权要素进行分析,以及捕捞权和狩猎权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而确定狩猎权的物权属性,得出应将狩猎权与捕捞权一同纳入物权法体系的合理性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现存狩猎相关法律制度,存在主体不规范、客体不明确、取得和转让规则笼统和单一等问题,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和完善建议。以期促进狩猎活动有序进行、狩猎业科学发展,更好的发挥野生动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开展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狩猎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丹;;探析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及其对策[J];农家参谋;2019年15期

2 杨卫琳;高v

本文编号:2784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84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0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