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金融消费者保护:信息不对称、双重道德风险的防范

发布时间:2020-10-23 06:39
   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最根本原因是金融交易中的金融机构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损害了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通常容易被忽视的是当金融消费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及过度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运用经济学当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金融交易中产生的双重道德风险进行分析,更好地防范双重道德风险的产生,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文章目录】:
一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产生的双重道德风险
    (一)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二)金融消费者的道德风险
二双重道德风险防范之重要因素———适度的信息披露
三结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邓纲;;金融消费者保护体制及其相关问题[J];法学杂志;2012年05期

2 高明;;金融消费者保护: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3 车亮亮;;金融道德风险发生机制的多维透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于春敏;;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方平;;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相关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10年07期

6 廖凡;;理论突破与机制创新: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晚近发展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7 马国泉;;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健男;;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新论——以中国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机制的构建为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9 杨东;;论金融服务统合法体系的构建——从投资者保护到金融消费者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耿;刘芳;;基金激励机制的变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2 徐彤飚;颜益群;彭鼎铿;林强;黄志华;;国内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践与差距[J];福建金融;2011年02期

3 王志强;王丽红;翁剑华;齐洪婷;;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研究[J];福建金融;2011年05期

4 彭真明;殷鑫;;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5 李瑞娟;燕慧娟;;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6 陈亚峰;陈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7期

7 张颖;;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2年14期

8 黎金荣;;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与立法建议[J];西部论坛;2012年04期

9 黎金荣;;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与保护[J];长江论坛;2012年04期

10 廖淇;刘建强;;试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光华法学;2011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沛;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重述与裁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侯太领;监管资本套利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马运全;个人金融信息管理: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的权衡[D];山东大学;2014年

5 张怡;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刘晓娜;金融消费者保护对金融包容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胡春健;论金融消费者的刑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8 韩洋;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金琰;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秀珍;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金卡;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闫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孙勤贤;银行个人理财领域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金舒弘;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旭;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周洁;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粟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军;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2 杨东;;论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的统合法规制——高盛“欺诈门”事件的启示[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3 金华;;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的副作用[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4 王伟玲;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5 高红阳;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6 吴弘;徐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J];东方法学;2009年05期

7 梁慧星;消费者运动与消费者权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8 涂永前;;美国2009年《个人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法案》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启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J];福建金融;2006年03期

10 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J];法学;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丹;金融消费者权利法律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艳;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忍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及其发展趋势——金融法的现在和未来[J];法学杂志;2012年07期

2 徐冬华;刍议金融信息正负反馈量的控制[J];地方政府管理;1994年01期

3 卢中原;只有懂金融 才能防风险[J];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03期

4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生效[J];领导决策信息;1999年09期

5 胡石青;;闽台金融合作进入操作阶段此其时矣[J];两岸关系;2008年10期

6 王志虎;葛晓华;;对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协调共享机制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3年05期

7 蒋姗;;金融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制度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黄伟;;个人金融信息跨境转移的法律规制——欧盟实践及其借鉴[J];中国金融;2013年19期

9 许凌艳;;金融统合监管法制研究:全球金融法制变革与中国的选择[J];证券法苑;2010年01期

10 李瑞红;;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表现、成因及建议[J];贵州农村金融;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成丽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陶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排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梁智勇;全球化背景下通讯社在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博弈[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陶颜;金融服务模块化创新:过程机理与创新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5 秦国文;进化金融及中国股市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张世洁;金融衍生工具法律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戴硕;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宋君卿;中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王保岳;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娴君;上海自贸区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邸紫琪;基于风险管理的互联网金融的内部控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周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林伟斌;中国金融业行为监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侯鹏;张家口商业银行“惠众”金融服务开展计划[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6 杨帆;金融素养测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窦丽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与效应[D];山东大学;2015年

8 白禹扬;城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杨建新;在互联网金融大发展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马妍娇;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的空间辐射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2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52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