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
发布时间:2020-12-18 21:52
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作为活跃在民间意义上的“活法”,民事习惯一直以来都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调节器”作用。但在我国法律常用语中,习惯一词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重视,长期以来,由于其自身存在种种不明确与难定义的因素,我国立法界对这种产生并广泛应用于民间的社会秩序缺少关注,民事习惯的大部分领域是被忽略的。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法总则》的出台与《民法典》编纂工作的不断推进,立法机构对习惯的重视程度日渐上升,这种情况有所改善,许多教授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及研究,并形成了许多关于民事习惯的专著,为更好的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多的理论参考。虽然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但在实际司法适用过程中,法官引用习惯判案仍旧会被定义为“法官造法”,多数法官不敢直接将民事习惯作为断案依据写入裁判文书中,因此面对复杂的现实状况,如何具体应运民事习惯,如何更好的将植根于我国乡土社会中的民事习惯对我国司法实践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是当前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活动更加应该注重的。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对比论证、实际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民事习惯的内涵、作用,适用形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
【文章来源】:甘肃政法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事习惯的理论考察
第一节 习惯与习惯法
一、习惯与习惯法的关系
二、关于我国《民法总则》第十条中“习惯”的含义
第二节 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民事习惯
第三节 民事习惯作为民法渊源的必要性
一、民事习惯为我国民法提供合适的补充条件
二、民事习惯对民法进行适当的解释论证
第二章 当前我国民事习惯司法适用分析
第一节 我国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形式
一、民事习惯对我国司法的补充适用
二、通过民事习惯弥补法律漏洞
三、民事习惯对我国司法的替换适用
第二节 我国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现状分析
一、纠纷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案件数量无明显地域性分布特征
三、案件类型多出现于家事案件中
四、此类案件多由基层法院办理
五、裁判结果分析
第三节 当前我国民事习惯适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条件不明确
(一)民事习惯的内容不明确
(二)民事习惯的使用形式不明确
二、民事习惯使用过程中缺少制度支撑
三、难以定义民事习惯的善恶
四、法律与民事习惯之间存在冲突
(一)法律与民事习惯形成与调整社会的方式不同
(二)法律与民事习惯解决纠纷的途径不同
第三章 完善我国民事习惯司法适用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建立民事习惯的调查机制与收集机制
第二节 完善民事习惯选择与适用的标准
一、重视已被生效裁判认定的习惯
二、重视法官认可习惯的标准
第三节 建立健全我国法制体系中关于民事习惯的规定
一、完善我国实体法中关于民事习惯的规定
二、完善我国程序法中关于民事习惯的规定
(一)细化举证责任的内容及分配
(二)对多种纠纷解决方式进行整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民初民事习惯调查的勃兴与民间规范的式微[J]. 马建红. 政法论丛. 2015(02)
[2]果洛地区建立健全民事习惯法司法适用机制的思考[J]. 李生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3]民事诉讼中法院释明的实证分析——以释明范围为中心的考察[J]. 熊跃敏. 中国法学. 2010(05)
[4]习惯规则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出路[J]. 白冰,张淑萍,樊王妮. 理论月刊. 2010(04)
[5]我国诉讼调解制度改革探析[J]. 何铭.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6]试论农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J]. 高其才. 现代法学. 2008(03)
[7]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运行条件及障碍消除[J]. 徐清宇,周永军. 中国法学. 2008(02)
[8]法官如何对待民间规范?——“顶盆过继案”的法理解读[J]. 姜福东.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04)
[9]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J]. 杨景宇. 求是. 2005(14)
[10]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 范愉. 比较法研究. 2003(04)
硕士论文
[1]婚姻家庭习俗与制定法的冲突及协调[D]. 王蓉.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24667
【文章来源】:甘肃政法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事习惯的理论考察
第一节 习惯与习惯法
一、习惯与习惯法的关系
二、关于我国《民法总则》第十条中“习惯”的含义
第二节 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民事习惯
第三节 民事习惯作为民法渊源的必要性
一、民事习惯为我国民法提供合适的补充条件
二、民事习惯对民法进行适当的解释论证
第二章 当前我国民事习惯司法适用分析
第一节 我国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形式
一、民事习惯对我国司法的补充适用
二、通过民事习惯弥补法律漏洞
三、民事习惯对我国司法的替换适用
第二节 我国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现状分析
一、纠纷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案件数量无明显地域性分布特征
三、案件类型多出现于家事案件中
四、此类案件多由基层法院办理
五、裁判结果分析
第三节 当前我国民事习惯适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条件不明确
(一)民事习惯的内容不明确
(二)民事习惯的使用形式不明确
二、民事习惯使用过程中缺少制度支撑
三、难以定义民事习惯的善恶
四、法律与民事习惯之间存在冲突
(一)法律与民事习惯形成与调整社会的方式不同
(二)法律与民事习惯解决纠纷的途径不同
第三章 完善我国民事习惯司法适用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建立民事习惯的调查机制与收集机制
第二节 完善民事习惯选择与适用的标准
一、重视已被生效裁判认定的习惯
二、重视法官认可习惯的标准
第三节 建立健全我国法制体系中关于民事习惯的规定
一、完善我国实体法中关于民事习惯的规定
二、完善我国程序法中关于民事习惯的规定
(一)细化举证责任的内容及分配
(二)对多种纠纷解决方式进行整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民初民事习惯调查的勃兴与民间规范的式微[J]. 马建红. 政法论丛. 2015(02)
[2]果洛地区建立健全民事习惯法司法适用机制的思考[J]. 李生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3]民事诉讼中法院释明的实证分析——以释明范围为中心的考察[J]. 熊跃敏. 中国法学. 2010(05)
[4]习惯规则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出路[J]. 白冰,张淑萍,樊王妮. 理论月刊. 2010(04)
[5]我国诉讼调解制度改革探析[J]. 何铭.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6]试论农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J]. 高其才. 现代法学. 2008(03)
[7]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运行条件及障碍消除[J]. 徐清宇,周永军. 中国法学. 2008(02)
[8]法官如何对待民间规范?——“顶盆过继案”的法理解读[J]. 姜福东.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04)
[9]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J]. 杨景宇. 求是. 2005(14)
[10]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 范愉. 比较法研究. 2003(04)
硕士论文
[1]婚姻家庭习俗与制定法的冲突及协调[D]. 王蓉.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24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2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