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23:37
目前学界中单独就法人名誉权保护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较少,而通常的做法是以法人人格权包含法人名誉权的角度来研究。然而,有关法人名誉权的权利属性、法人名誉权与自然人名誉权、法人名誉权与商誉、法人名誉权与其成员的名誉权、法人能否寻求精神损害赔偿救济的争议却绵绵不绝。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法人名誉权进行专题的研究。首先,笔者对上述相关争议表态,以明示笔者对法人名誉权相关理论问题的倾向。其次,笔者从法律及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法人名誉权的民法保护问题。从法律层面来看,虽然我国已经对处理法人名誉权相关案件出台了多部司法解释,但由于各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够明确而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法官在权衡法人名誉权与其他权利的利益冲突时,呈现出各自掌握尺度不一、标准不同的局面;从司法实践层面来看,法院采用传统的完全赔偿责任原则作为判案指导的弊端显露无疑,极易形成法人即使在名誉权侵权案件中获得胜诉也无法得到经济补偿的局面,而且出现了由于原告法人无法证明其社会评价降低的实际损失,从而无法获得因社会评价降低而造成的损害赔偿金的情况。最后,笔者提出了如何权衡法人名誉权与其他权益冲突、如何破除完全赔偿责任原则的指导、如何完...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法人名誉权内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2.1 法人名誉权的内涵界定
2.1.1 法人名誉权的法律内涵及特征
2.1.2 法人名誉权的权利归属
2.2 法人名誉权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2.1 法人名誉权与自然人名誉权
2.2.2 法人名誉权与商誉权
2.2.3 法人名誉权与其成员的名誉权
第3章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现状
3.1.1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
3.1.2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司法现状
3.2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2.1 缺乏对法人名誉权保护的限制性规定
3.2.2 忽视对非财产损害赔偿的救济
3.2.3 侵权构成认定欠缺明确的标准
第4章 完善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建议
4.1 增加对法人名誉权保护的限制性规定
4.1.1 增加对机关法人的限制性规定
4.1.2 规定法人承担一定的容忍义务
4.2 设立非财产损害赔偿责任救济机制
4.2.1 确立非财产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人格权请求权的一种方式
4.2.2 避免非财产损害赔偿酌定的不确定性
4.2.3 明确比例性赔偿原则标准
4.3 设立对法人名誉权侵权构成认定的指导规则
4.3.1 设立对传播范围认定的指导规则
4.3.2 设立对冲突利益平衡的指导规则
4.3.3 将法人名誉权的保护纳入民法典人格权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侵害人格权的诉前禁令制度[J]. 王利明. 财经法学. 2019(04)
[2]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逻辑结构的特点与问题[J]. 杨立新. 东方法学. 2019(02)
[3]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的亮点及完善[J]. 王利明.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4]网络媒体条件下公共言论的特殊保护:从身份到公共利益[J]. 李延枫. 河北法学. 2019(03)
[5]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19(01)
[6]批评同行的尺度——商业诋毁行为的司法认定[J]. 姚辉,阙梓冰. 中国应用法学. 2018(06)
[7]《民法总则》民事责任规定之得失与调整[J]. 杨立新. 比较法研究. 2018(05)
[8]人格权的属性: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J]. 王利明. 中外法学. 2018(04)
[9]民法分则设置人格权编的法理基础——对人格权编不能在民法分则独立规定四个理由的分析[J]. 杨立新.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04)
[10]论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的区分与衔接[J]. 王利明. 比较法研究. 2018(02)
博士论文
[1]法人名誉权及其侵权责任法保护研究[D]. 杨晔.吉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公众人物理论视野下的知名法人名誉权保护[D]. 马超.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2]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方法问题研究[D]. 侯德斌.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1695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法人名誉权内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2.1 法人名誉权的内涵界定
2.1.1 法人名誉权的法律内涵及特征
2.1.2 法人名誉权的权利归属
2.2 法人名誉权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2.1 法人名誉权与自然人名誉权
2.2.2 法人名誉权与商誉权
2.2.3 法人名誉权与其成员的名誉权
第3章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现状
3.1.1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
3.1.2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司法现状
3.2 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2.1 缺乏对法人名誉权保护的限制性规定
3.2.2 忽视对非财产损害赔偿的救济
3.2.3 侵权构成认定欠缺明确的标准
第4章 完善我国法人名誉权民法保护的建议
4.1 增加对法人名誉权保护的限制性规定
4.1.1 增加对机关法人的限制性规定
4.1.2 规定法人承担一定的容忍义务
4.2 设立非财产损害赔偿责任救济机制
4.2.1 确立非财产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人格权请求权的一种方式
4.2.2 避免非财产损害赔偿酌定的不确定性
4.2.3 明确比例性赔偿原则标准
4.3 设立对法人名誉权侵权构成认定的指导规则
4.3.1 设立对传播范围认定的指导规则
4.3.2 设立对冲突利益平衡的指导规则
4.3.3 将法人名誉权的保护纳入民法典人格权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侵害人格权的诉前禁令制度[J]. 王利明. 财经法学. 2019(04)
[2]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逻辑结构的特点与问题[J]. 杨立新. 东方法学. 2019(02)
[3]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的亮点及完善[J]. 王利明.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4]网络媒体条件下公共言论的特殊保护:从身份到公共利益[J]. 李延枫. 河北法学. 2019(03)
[5]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19(01)
[6]批评同行的尺度——商业诋毁行为的司法认定[J]. 姚辉,阙梓冰. 中国应用法学. 2018(06)
[7]《民法总则》民事责任规定之得失与调整[J]. 杨立新. 比较法研究. 2018(05)
[8]人格权的属性: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J]. 王利明. 中外法学. 2018(04)
[9]民法分则设置人格权编的法理基础——对人格权编不能在民法分则独立规定四个理由的分析[J]. 杨立新.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04)
[10]论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的区分与衔接[J]. 王利明. 比较法研究. 2018(02)
博士论文
[1]法人名誉权及其侵权责任法保护研究[D]. 杨晔.吉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公众人物理论视野下的知名法人名誉权保护[D]. 马超.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2]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方法问题研究[D]. 侯德斌.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1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7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