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的构造与风险防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07:44
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阵阵研讨的热潮,成为了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力量。区块链2.0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步由数字货币领域转向了智能合约领域。智能合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计算机学家尼克·萨博于1994年首次提出,但是在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下这一概念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区块链技术赋予了智能合约崭新的生命力,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智能合约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输功能,实现了互联网的价值传输功能,因此智能合约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关领域的巨大变革,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技术与法律科学最重要的连接点,逐渐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相关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法律问题和风险规制的探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规范分析法,在研读和总结现有的文献资料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合约的技术特性和法律特性,分析智能合约风险产生的技术原因和法律原因,对智能合约的法律规制和风险防治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智能合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当前所产生的与智能合约相关的风险事件,提出了智能合约需要进行法律规制和风险防治的论点;第...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智能合约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各国关于智能合约的规定
第二节 相关案例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二章 智能合约的技术构造与法律属性
第一节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
一、技术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技术对法律的挑战
三、法律对技术的回应
第二节 智能合约的技术构造
一、智能合约的概念
二、智能合约的技术构造
第三节 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
一、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厘定
二、智能合约的合同展开
第三章 智能合约的风险分析
第一节 技术的中立性和可规制性
第二节 智能合约的技术风险
一、智能合约的代码漏洞
二、智能合约的技术瑕疵
第三节 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
一、智能合约对现行民法原则的冲击和消解
二、智能合约灵活性匮乏
三、智能合约缺乏交易内容验证机制
四、智能合约的救济手段不完善
第四章 智能合约的风险防治建议
第一节 智能合约技术层面的风险防治
一、智能合约风险控制的内在力量
二、智能合约技术标准的制定
三、“监管沙盒”模式的应用
第二节 智能合约法律层面的风险规制
一、“代码即法律”的探讨
二、智能合约的立法原则
三、智能合约的私法规制措施
四、智能合约的公法规制措施
五、国际合作防治智能合约风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的意思表示[J]. 丁云亭. 河北农机. 2020(01)
[2]播撒信任的技术幽灵——区块链法律研究述评[J]. 陈吉栋. 探索与争鸣. 2019(12)
[3]区块链时代的信任结构——从技术去中心化到信任去中心化[J]. 郑观,范克韬.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4]链式反应:区块链的法治意义与功能[J]. 孙占利. 法治论坛. 2019(02)
[5]法律与新技术发展应相辅相成[J]. 戈晶晶. 中国信息界. 2019(05)
[6]法律视角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存证探究[J]. 郭铠源. 法制博览. 2019(25)
[7]区块链时代的信任结构及其法律规制[J]. 郑观,范克韬. 浙江学刊. 2019(05)
[8]试论区块链技术的法律法规[J]. 张媛媛. 科技视界. 2019(24)
[9]区块链技术驱动下智能合约犯罪研究[J]. 赵志华.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04)
[10]区块链与法律之间如何相处?[J]. 林少伟. 团结. 2019(04)
硕士论文
[1]区块链智能合约立法路径的考察[D]. 李贤智(Hyeon Gi Lee).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智能合约的合同法规制研究[D]. 胡志龙.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论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的法律定位[D]. 盛程杰.华中师范大学 2019
[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法律框架[D]. EDOUARD PALARDY.中国政法大学 2019
[5]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D]. 王方方.广西民族大学 2019
[6]基于承诺的区块链智能合约研究[D]. 周匀.上海交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42447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智能合约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各国关于智能合约的规定
第二节 相关案例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二章 智能合约的技术构造与法律属性
第一节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
一、技术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技术对法律的挑战
三、法律对技术的回应
第二节 智能合约的技术构造
一、智能合约的概念
二、智能合约的技术构造
第三节 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
一、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厘定
二、智能合约的合同展开
第三章 智能合约的风险分析
第一节 技术的中立性和可规制性
第二节 智能合约的技术风险
一、智能合约的代码漏洞
二、智能合约的技术瑕疵
第三节 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
一、智能合约对现行民法原则的冲击和消解
二、智能合约灵活性匮乏
三、智能合约缺乏交易内容验证机制
四、智能合约的救济手段不完善
第四章 智能合约的风险防治建议
第一节 智能合约技术层面的风险防治
一、智能合约风险控制的内在力量
二、智能合约技术标准的制定
三、“监管沙盒”模式的应用
第二节 智能合约法律层面的风险规制
一、“代码即法律”的探讨
二、智能合约的立法原则
三、智能合约的私法规制措施
四、智能合约的公法规制措施
五、国际合作防治智能合约风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的意思表示[J]. 丁云亭. 河北农机. 2020(01)
[2]播撒信任的技术幽灵——区块链法律研究述评[J]. 陈吉栋. 探索与争鸣. 2019(12)
[3]区块链时代的信任结构——从技术去中心化到信任去中心化[J]. 郑观,范克韬.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4]链式反应:区块链的法治意义与功能[J]. 孙占利. 法治论坛. 2019(02)
[5]法律与新技术发展应相辅相成[J]. 戈晶晶. 中国信息界. 2019(05)
[6]法律视角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存证探究[J]. 郭铠源. 法制博览. 2019(25)
[7]区块链时代的信任结构及其法律规制[J]. 郑观,范克韬. 浙江学刊. 2019(05)
[8]试论区块链技术的法律法规[J]. 张媛媛. 科技视界. 2019(24)
[9]区块链技术驱动下智能合约犯罪研究[J]. 赵志华.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04)
[10]区块链与法律之间如何相处?[J]. 林少伟. 团结. 2019(04)
硕士论文
[1]区块链智能合约立法路径的考察[D]. 李贤智(Hyeon Gi Lee).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智能合约的合同法规制研究[D]. 胡志龙.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论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的法律定位[D]. 盛程杰.华中师范大学 2019
[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法律框架[D]. EDOUARD PALARDY.中国政法大学 2019
[5]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D]. 王方方.广西民族大学 2019
[6]基于承诺的区块链智能合约研究[D]. 周匀.上海交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42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4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