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大数据时代我国劳动者的隐私保护:对欧盟和美国立法的借鉴

发布时间:2021-06-23 01:57
  过往通过民法保护劳动者隐私路径中所采取的消极隐私保护模式,与大数据时代注重对隐私信息的积极开发利用要求不符,同时也面临着事前预防缺位、事后救济不足等问题。欧盟GDPR法案和美国GINA、CCPA法案均采取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一体化保护模式,赋予劳动者等隐私主体被遗忘权和反自动化决策权,注重隐私信息利用和隐私权益保护之间的平衡。借鉴域外立法,提出我国未来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需增加隐私保护内容,劳动立法中需完善和丰富劳动者隐私保护专门规定,且用人单位需建立隐私利用规则来落实数据安全责任等具体建议。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2020,(04)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劳动者隐私保护立法现状及其困境
    (一)现行立法分析
        1.立法中未明确界定隐私内涵。
        2.民法中的隐私保护。
        3.其他立法中隐私保护。
    (二)现行立法中的不足
        1.缺乏周延性和域外适用性。
        2.专门性劳动者隐私立法缺位。
二、大数据时代劳动者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问题面临新情况
    (二)新的挑战层出不穷
三、大数据时代欧美隐私立法新进展
    (一)对美国GINA法案的分析
        1.GINA法案的背景。
        2.GINA法案的内容。
    (二)对欧盟GDPR法案的分析
        1.GDPR的立法背景。
        2.GDPR的内容。
    (三)美国CCPA法案分析
        1.CCPA法案立法背景。
        2.CCPA法案主要内容。
四、大数据时代劳动者隐私保护的法理分析
    (一)在场所中实现劳动者隐私保护
    (二)注重劳动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一体保护
    (三)丰富劳动者隐私权体系
        1.反自动化决策权。
        2.被遗忘权。
    (四)强化企业的隐私安全责任
五、大数据时代我国劳动者隐私保护的完善
    (一)劳动者隐私保护中树立互补理念
    (二)建立场所中劳动者隐私保护模式
    (三)健全多元化劳动者隐私立法体系
    (四)拓展劳动者隐私权内涵
        1.劳动者被遗忘权。
        2.劳动者的反自动决策权。
    (五)建立企业隐私信息保护机制
结 语



本文编号:3243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43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