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之威慑机理与规则适用研究:以法经济学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10-28 10:30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作出了总括性规定,标志着以威慑侵权行为与侵权损害救济为制度功能的惩罚性赔偿成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惩罚性赔偿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威慑来自于侵权责任。然则,引入惩罚性赔偿将提高现行《专利法》设置的社会最优注意水平,在增强侵权威慑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边际合法行为的侵权风险增加、滋生专利侵权诉讼寻租空间等潜在问题。权利救济方式的设置应满足专利制度的设计本旨,故而应在惩罚性赔偿条款中明确停止侵权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逻辑,并将法定赔偿纳入惩罚基准的认定范围。
【文章来源】:知识产权.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过错责任原则下的专利活动社会成本
ppDxpxA+wxSC=。判断惩罚性赔偿是否对企业的注意水平产生影响,即对SC的极值点x"在引入惩罚倍数后是否会移动进行证明。假设pSC的极值点为x*,当x=x*时,=0pSCx。"()()()"()0ppDxpxA+DxpxA+w=因为w>0,可证得:()"()"()=0()ppDxpxAwDxpxA<又因为wp="(x")A,将x=x*代入,易证:()"()"(")pDxpxA>pxA"(")max(*)"(*)ppxDxpx>(1)考虑到p"(x)<0,p"(x)>0即证:x*>x"图2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后的专利活动社会成本上述证明表明,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后,原极值点x"右移成为x*,专利活动的社会最优注意水平相较于未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前有所提高,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威慑作用。此外,如图2所示,当社会最优注意水平增加至x*时,企业的最优行动是支付新的社会最低注意成本,即预防成本wx*。
.52.·2020年第8期其寻租空间相对较低,上限可达32yy。惩罚性赔偿制度产生的经济租金之潜在吸引力无形地推动企业发起更多的专利诉讼,挤占司法资源,甚至引发一系列专利司法问题。图3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寻租空间图4专利流氓诉讼博弈树催生专利流氓(或称专利非实施主体)是专利侵权诉讼的租金增加可能引起的首要社会问题。专利流氓起源于美国,此类企业实体本身并不实施专利,通常从第三方收购专利,以许可他人实施专利获得可观的专利许可费,发起专利侵权诉讼要求损害赔偿,或以繁复冗长的专利诉讼为威胁谋取和解费用为主要营利手段。有研究表明,仅2011年专利流氓在美国诉讼所产生的直接成本高达290亿美元,且其中近70%用于公司实体运营及支付诉讼费用,极少用于激励下游创新者。@9专利流氓花费的非生产性成本于创新无益,且一旦专利实施主体选择和解,或败诉于专利流氓,专利实施主体的后续创新活动也将大幅消减。#0专利流氓造成的巨额无谓损失已在美国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专利流氓的诉讼行为进行博弈树分析(如图4所示),其中S为专利实施主体与专利流氓达成的和解费用,tC为起诉费,L为律师费等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p为专利流氓在法院诉讼阶段的获得支持的概率,D为法院判定的侵权损害赔偿。在不考虑诉讼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当*tpD+C+L>S时,与专利流氓和解是专利实施主体理论最优选择;而当*0tpDCL>时,专利流氓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便有利可图。理论上看,侵权损害赔偿的增加,势必会对专利流氓发起诉讼产生一定的激励。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为我国专利流氓的滋生提供了可能。客观方面,我国专利环境满足专利流氓活动的事实基矗截至
本文编号:3462692
【文章来源】:知识产权.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过错责任原则下的专利活动社会成本
ppDxpxA+wxSC=。判断惩罚性赔偿是否对企业的注意水平产生影响,即对SC的极值点x"在引入惩罚倍数后是否会移动进行证明。假设pSC的极值点为x*,当x=x*时,=0pSCx。"()()()"()0ppDxpxA+DxpxA+w=因为w>0,可证得:()"()"()=0()ppDxpxAwDxpxA<又因为wp="(x")A,将x=x*代入,易证:()"()"(")pDxpxA>pxA"(")max(*)"(*)ppxDxpx>(1)考虑到p"(x)<0,p"(x)>0即证:x*>x"图2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后的专利活动社会成本上述证明表明,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后,原极值点x"右移成为x*,专利活动的社会最优注意水平相较于未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前有所提高,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威慑作用。此外,如图2所示,当社会最优注意水平增加至x*时,企业的最优行动是支付新的社会最低注意成本,即预防成本wx*。
.52.·2020年第8期其寻租空间相对较低,上限可达32yy。惩罚性赔偿制度产生的经济租金之潜在吸引力无形地推动企业发起更多的专利诉讼,挤占司法资源,甚至引发一系列专利司法问题。图3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寻租空间图4专利流氓诉讼博弈树催生专利流氓(或称专利非实施主体)是专利侵权诉讼的租金增加可能引起的首要社会问题。专利流氓起源于美国,此类企业实体本身并不实施专利,通常从第三方收购专利,以许可他人实施专利获得可观的专利许可费,发起专利侵权诉讼要求损害赔偿,或以繁复冗长的专利诉讼为威胁谋取和解费用为主要营利手段。有研究表明,仅2011年专利流氓在美国诉讼所产生的直接成本高达290亿美元,且其中近70%用于公司实体运营及支付诉讼费用,极少用于激励下游创新者。@9专利流氓花费的非生产性成本于创新无益,且一旦专利实施主体选择和解,或败诉于专利流氓,专利实施主体的后续创新活动也将大幅消减。#0专利流氓造成的巨额无谓损失已在美国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专利流氓的诉讼行为进行博弈树分析(如图4所示),其中S为专利实施主体与专利流氓达成的和解费用,tC为起诉费,L为律师费等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p为专利流氓在法院诉讼阶段的获得支持的概率,D为法院判定的侵权损害赔偿。在不考虑诉讼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当*tpD+C+L>S时,与专利流氓和解是专利实施主体理论最优选择;而当*0tpDCL>时,专利流氓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便有利可图。理论上看,侵权损害赔偿的增加,势必会对专利流氓发起诉讼产生一定的激励。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为我国专利流氓的滋生提供了可能。客观方面,我国专利环境满足专利流氓活动的事实基矗截至
本文编号:3462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6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