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不动产先抵押后租赁的权利冲突和救济

发布时间:2022-01-04 03:26
  随着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日益盛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开始降低对于大型固定资产的投入,转而以租代买,以租房的场地作为生活或者经营场所。而不动产抵押又是十分常见的担保行为,在新经济时代,由不动产抵押与租赁所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和多样化,尤其是先抵押后租赁的情形下,各方的利益如何平衡成为难题。在法律规制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产生了模棱两可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法官的裁判口径也大相径庭。特殊情况下,竟然造成了抵押人、抵押权人、承租人、买受人各方利益都受到损害的尴尬局面。由此,在不动产先抵押后租赁的情形下,抵押权与租赁权这两种权利,需要进行利益衡量以及规制,对于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也应从现行法律框架或者比较法经验上,探索救济的途径。在抵押权尚未实现时,承租人实际地占有、使用不动产,所以其对不动产的操控能力远大于抵押权人,如果做出损害或者可能有损不动产价值的行为,抵押权人的权益必然会受到影响,此时抵押权人和承租人就存在利益冲突。我国《物权法》第193条的抵押物价值维持请求权和《物权法》第34、35条的物权请求权,都有提供救济途径的外观,对于其能否提供完整的救济,需要进一步去商讨和解决。本文将着重...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问题之缘起
    第二节 利益冲突的类型化
        一、抵押权实现前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抵押权实现时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三、抵押权实现后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二章 抵押权实现前承租人不当租用时的救济机制
    第一节 不当租用的界定及类型
        一、不当租用的界定
        二、不当租用的类型
    第二节 救济机制
        一、抵押物价值维持请求权
        二、物权请求权
        三、《物权法》第190 条第2 句的功能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抵押权实现时租赁权的除去
    第一节 是否必须除去租赁权
        一、法律条文的冲突
        二、学理上的争议
        三、本文的观点
    第二节 如何除去租赁权
        一、除去租赁权的主体
        二、除去租赁权应由抵押权人提出
        三、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借鉴瑞士“双重报价方法”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抵押关系消灭后承租人的利益保护
    第一节 租赁的除去并不等于租赁合同的终止
    第二节 《担保法解释》第66条对承租人的保护有限
        一、采用《合同法》相关理论也能得出相同的结果
        二、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实际意义不大
    第三节 可以借鉴的保护机制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567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67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